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安吉人文

土灶

  周末,去美丽乡村安吉“鲁家农场”观光,邂逅农家大院中的土灶,勾起我对儿时乡村土灶的温馨记忆。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燃为先”。土灶,是村民们藉以生存的重要生活用具。在浙北家乡,无论谁家,一所新居落成后,首当其冲的大事就是“打土灶”。

  关于“打土灶”,早在清赵翼的《扈从途次杂咏·土灶》诗题自注中记载:“掘地为灶”,这是远祖村民最原始的“灶具”,后来人类发明了固化的容器,才有了高出地面用砖块砌成的灶,其制成或结构一直流传延续至今。

  打土灶是个技术活,一般要预备好土砖、河沙、黄泥等材料,请村里手艺娴熟的泥水匠来完成每道工序。

  土灶一般建在厨房一隅,紧靠窗口下,有长方形和半椭圆形两种,灶台中间依次放置三口大小不一的铁锅。最大的锅贴着墙壁,紧挨着两口锅渐次小下去。在两口锅的中间,靠近灶壁的部位还要嵌入一只深底的铁罐,我们当地人叫“汤罐”,可供全家人热水。

  灶台上砌着高高的宽敞的灶壁,仿佛一件精心设计的艺术品,将三口锅的烟道巧妙地包藏在里面,只留一根烟囱穿过屋顶,将烟火的气息向蓝天传递。台阶似的灶壁梯度向上,错落有致。上面砌有两个长方形的壁龛,可放置油、盐、酱、醋等调味品。待灶砌毕、刷白、晾干后,手巧的工匠们会在雪白的灶壁上用颜料绘上各式图案和纹饰,坊间称之为“灶头画”或“灶花”。

  灶头画中,有各种人物造型、花鸟鱼虫和走兽风景,恰似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充满田园风味,以简约的笔法、明艳的色彩、多姿的内容,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乡民们对于仓廪殷实生活的期冀。由土灶衍生的灶头画也成为当地人的百工技艺之一。

  儿时,我常常一边看奶奶在灶头上烧菜做饭,一边欣赏着那些美丽的灶头画,耳畔不时传来一两声薪火在灶膛中的爆响。烟雾缭绕中,常常觉得那些鲤鱼、仙鹤、牡丹、荷花,都鲜活起来,整个身心都舒展开了,充满温暖和乐趣。

  土灶,是所有烧煮工具中最有乡野气息和最具人情味的,在乡村,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逢年过节宴请亲朋好友,土灶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记得儿时,只要在做饭时分走进乡村任何一户农家,都能看到这样温馨的画面:

  你瞧,这家那三口锅的土灶在厨房一字儿排开,多么威武气派!靠里边的一号大锅里在煮饭,中间的二号锅在做春笋炖咸肉,外边稍小一点的锅里,则在炒青菜。土灶的主人,一边麻利地盛起外边小锅里的青菜,又接着去看二号锅里的肉煮熟了没有。还要根据不同锅里炒作的需要,随时向灶膛添薪加火的人发出不同的指令:

  “里边的火小一点,别把饭煮焦了!”

  “中间的灶膛要加中火,慢炖!”,并且还需一边炖,一边加水,不急不躁,慢工出细活,让各种食材的味道充分吸收、融合,使做出的炖品咸淡相宜,味醇鲜香。

  在土灶边,无论是掌勺的,还是烧火的,人们围着灶台蒸、煮、炒、烩,每一道工序皆有人手的温热和心灵的默契。

  伴着那边锅盖“噗哧哧”被沸腾的汤水顶浮上来。“开饭啰!”主人的一声召唤,在灶膛里燃烧的树枝,带着各自的香味混合在饭菜的清香里,渐渐地在空气中弥散,随着风荡漾开去,盈满我们的心房。

  黄昏时分,站在高处看村庄,炊烟袅袅升起,那是土灶的气息,也是乡野温馨的气息,那烟火里满含着人间的暖意和岁月的希望,延续了一代又一代生命的完美。

  有土灶的日子,光阴被打磨得温润如玉。那一夜的梦里,自己似又重回幼年奶奶家的旧宅。青瓦飞檐,日子是那样的安稳简静。一径温柔的画面,在记忆的深巷缓缓铺展,渐渐湮开——

  小院竹篱,一切还是初时的模样。

  最难忘,在春日周末,阳光洒满庭院的中午,老屋的门楣边,奶奶挂起的腊肉和笋干散发出阵阵清香。

  此时,父亲在菜园里挥锄耘地,母亲在花荫里培土修枝,兄弟俩在一旁浇水。透过雕花的窗棂,便可见奶奶在灶台上忙碌的身影,爷爷正在灶边添火加薪,而我坐在爷爷身旁,看灶膛里噼啪燃烧的火苗舐着锅底,闪闪烁烁,似精灵般翩翩起舞。期间,趁着火旺,爷爷顺势将几个红薯和玉米放入灶膛。一会儿,用火钳捞出,一股浓香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香糯、甘甜的滋味,至今难忘。

  那灶间,火势威猛,那灶台,热气氤氲。奶奶以温馨为铲、以慈爱为勺、以柔情为佐、以呵护为皿,在灶边为他的儿孙准备着一顿丰盛的家宴,将寡淡的日子烹饪得活色生香,那一份朴素的亲情,在每日的一饭一蔬间温馨传递,为寻常的生活增添了熨帖的暖意。

  诚如诗人白居易《履道西门》中描写的意境:“行灶朝香炊早饭,小园春暖掇新蔬”。炊烟缭绕,空气中飘来饭菜的香气,携着自然的鸟语花香,沁人心脾……

  土灶,见证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是离家游子的一脉乡愁,是纯朴乡情的精神归依,让庸常的人间多了一份烟火的气息。城市的饭菜,是吃不出烟熏味的。也许,我们多年追寻的,就是那一种味觉,那一缕源于故乡的舌尖上的温暖,嗅到了那个味道,我们就触摸到了故乡。

  后来,由于电子科技的普及,土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今,土灶“旧貌换新颜”,日益成为安吉乡村休闲旅游中一道独具民俗特色的靓丽风景线。

  旧物不言,时光惊雪。在仓促的光阴里,或许,那些如画山水景致、曾经遇见的人和事,一如折损的芳华,往来之间,已了无痕迹。回眸处,唯有那台土灶,那屋顶缥缈的炊烟,以及兀自在空气中静静萦绕的食物香气,却烙印在我心灵的画廊,使我多年以后,依然可以在那一缕沁心的饭香里亲近故乡,重温儿时的美好与温馨:在那光阴深处,有着纯朴的乡情、童年的回忆、浓厚的亲情,值得我用余生的时光写进记忆,珍藏心底。

  想起那一句:“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繁华世景,终不及寻常百姓生活的简净宁和。期待某日,重返故里,在土灶前,生一炉薪火、泡一壶白茶,静静地与自然对酌,和光阴同老。

  在土灶相伴的日子里,在村舍竹篱边、碗茗炉烟间,一程岁月就这样缓缓地走过,将静谧从容环抱,将光阴走成行云流水的清欢……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