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周边新闻

镇海:帮扶贵州普安1833户脱贫增收,一只长毛兔的“西游记”

浙江在线-宁波频道12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华 王波 区委报道组 陈海群 倪寅初)“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

在贵州省普安县,这一句与兔子有关的打油诗广为流传,描述的就是浙江的长毛兔到贵州扶贫的真实故事。

普安县是宁波镇海区的对口支援县。2006年,浙江的长毛兔“东兔西移”,成为“扶贫使者”,在普安县繁衍生息,13年后发展成为一个脱贫增收的产业。目前,普安县已经建成长毛兔养殖小区199个、长毛兔存栏量达到18.7万只、带动贫困户1833户6271人增收。去年该项目被列为全国20个东西部扶贫产业协作经典案例之一。

11.jpeg

一只长毛兔如何成为全国扶贫战线上的“明星”?其背后又有哪些精准扶贫的启示?记者走访普安、镇海两地,从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口中,揭秘这只浙江长毛兔的“西游”扶贫之路。

长毛兔来了——星星之火是这样燃起的  

山路弯弯,乌蒙磅礴。

群山环抱间,一栋蓝瓦白墙的房子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普安县的种兔繁育场。兔笼呈“一”字型排列两侧,工作人员正忙着剪兔毛,其中一位六旬老人引起记者的注意,他不时打开笼盖仔细查看每一只兔子。他就是养殖场的特殊专家,普安县有名的“兔子王”颜亨忠。

2006年之前,颜亨忠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当过20年的村民小组长,主要的生活来源就是种庄稼,他知道兔子,但不知道还有可以剪毛卖的长毛兔。

2006年9月,通过宁波挂职干部徐天红牵线,镇海区德信兔毛加工厂正式在普安县开展长毛兔养殖,251只长毛兔搭乘专机送到普安。“当时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德信兔毛加工厂董事长陈卫东回忆说,自己虽然做了20多年兔毛加工,但养兔子还是第一遭。

22.jpeg

初到贵州,陈卫东就被这里得天独厚的养殖环境吸引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很适合长毛兔生长繁殖,夏季依然可生产优质兔毛。而且当地饲草丰富,就地取材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这仿佛让他看到了大有可为的前景。

尽管自然条件很适合,但兔子能不能养成陈卫东心里也没底,同样没底的还有当地干部。由于当地贫困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与外界接触较少,多半“小富即安,不富亦安”。早些年当地也引进过茶、核桃以及食用菌等促农增收项目,但并没有全面开花。这么一只小小的兔子能赚什么钱?当时,很多贫困户都心存疑问。这样一来,251只兔子放在哪里?由谁养?也成了一道难题。

“当地希望放在一个地方由专人养,方便管理”“我认为要散开,影响更多人”……一番讨论后,陈卫东的方案被采纳。经过挑选,颜亨忠和其他分散在各个村子的5户贫困村民“当选”成为首批长毛兔养殖户候选人。

当时的颜亨忠心底直犯嘀咕:“我只养过鸡鸭,哪会养什么兔子,可真没啥底气!”可随着普安县扶贫办带着他们一批人到四川培训长毛兔养殖技术后,颜亨忠的顾虑少了一些,他意识到长毛兔养殖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值得一试。

颜亨忠从普安县扶贫办免费领到了30只长毛兔,成为长毛兔养殖户。“那天我和我兄弟一起,两户人家一共接到了60多只兔子,本来心里挺高兴,可没想到各种冷嘲热讽迎面而来。有人说我想钱想疯了,还有人打赌说我肯定养不活这些兔子。”心里憋着一股劲的颜亨忠日夜赶修兔舍,默默地干了起来。这批兔子养到73天后,兔毛卖了500多元,除去成本,赚了200多元。当时他想,一年就养这几十只,人不累,又可以赚点小钱贴补家用,于是,他每年保持饲养30只左右,一直养到2011年。当时普安县成立养殖长毛兔合作社,颜亨忠被聘请到合作社养殖兔子,他突然意识到规模养殖才能成气候。当年下半年,他从合作社辞职回家,多方筹集资金,在老家王家屋大坡地建成1400只笼位的兔舍。2012年下半年,他投入4万元,引进200多只种兔,正式把养殖长毛兔当成一项事业来做。

多年的养殖经验,颜亨忠成为实实在在的“兔专家”,站在兔笼旁看一眼,就知道兔子健康不健康;看看兔子的粪便,就大致能判断兔子得了什么毛病,及时对症治疗。颜亨忠的规模饲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短短两年便收入16万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赚钱了,示范带动效应也就起来了,当地长毛兔养殖户越来越多。“陈总,今年我从老兔场搬到了新的养殖小区,想把设备、技术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致富。”今年,颜亨忠与老朋友陈卫东联系时,说得最多的就是帮助当地贫困户养兔子。“长毛兔养殖不仅让不少贫困户脱贫,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精神面貌。”陈卫东至今与普安不少长毛兔养殖户保持联系,“在接触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抱怨少了,靠双手脱贫致富信心有了、精神头足了。”

新模式有了——精准扶贫是这样做到的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如果没有点情怀,这件事情是做不下来的。”回顾自己养兔子的经历,陈卫东感慨万千。

长毛兔在普安落地并非一帆风顺。星星之火刚点燃,项目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原来在第一批兔子开养没多久,由于兔毛价格波动,农户逐渐失去信心。眼看好事要夭折,陈卫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保证长毛兔产业能够延续下去,陈卫东自掏腰包买下了一座养兔场,对外招工,并请来供销社人员,就兔种选育、饲料配比和基础设施搭建等内容为农户免费培训。

那段时间,陈卫东整天和他们吃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帮助农户一点一滴拾起信心。“有的农户第一次剪毛,剪刀会伤到兔子,我们就全国各地寻找一把合适的剪刀来替代。”“原来搭建一间兔舍要6个月,我们就一起想办法简化过程,最后仅仅用了6天就搭好了……”

正是这份坚守,保住了长毛兔养殖的火种。不过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大家都意识到,市场风险不仅是长毛兔产业长期发展的隐忧,更会成为精准扶贫的障碍。

对症下药,普安创建了兔产业发展风险基金,为长毛兔养殖配备“风险池”,形成以保护价收购兔毛的机制,确保市场风险不会完全传导到养殖长毛兔的贫困户手中,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015年3月,普安县又与浙江新大集团合作成立了新普公司。在当地形成“公司 + 合作社 + 贫困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投资托管、保底分红、订单养殖等联结机制。公司提供培训、种兔、饲料等一系列服务,回收兔毛按照优级毛每斤90元、一级毛每斤80元或统毛每斤82元保底收购,小兔按每只120元回收。这样,贫困户养殖长毛兔风险小了,积极性就更高了,农户纷纷以入股分红、参与养殖等方式投身兔产业。

一系列因地制宜的运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确保了对贫困户的精准帮扶。

“在红星村,我们探索出了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第一种是贫困户用‘特惠贷’资金入股,每年按12 % 保底分红;第二种是贫困户用帮扶资金购买100只长毛兔,自己入驻小区养殖;第三种是贫困户用帮扶资金2万元购买100只成年长毛兔和5000元饲料入股新普科技有限公司,由公司邀请能人集中代养;最后一种是农户用土地入股分红,这些机制有效带动了农户增收。”普安县草地畜牧中心主任邓德伟介绍说。

“以前我们采取的模式和红星村类似,后来借鉴东部地区的成功经验,按照‘党建引领、减贫带富’的基本思路进行长毛兔养殖。”保冲村村支书张忠镇告诉记者,从2016年开始,当地先后投入1587万元,打造南湖街道长毛兔产业示范村,探索创新了“党建 + 龙头企业 + 村集体经济合作社 + 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新模式下,基地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运营,农户通过到基地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村集体造血功能持续增强,村民生活有了保障。”张忠镇说,目前保冲村养殖基地已有兔舍48栋、兔存栏10103只,产值达140.4万元,户均增收1.23万元。

一只长毛兔,把政府、企业、贫困户三者紧紧牵在了一起。2018年,普安县把长毛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全力推动长毛兔养殖小区建设。如今的普安,正下大力气在每个村建设一个以上养殖小区,目前已建成长毛兔养殖小区199个。而在9个乡镇 (街道)的养殖企业、合作社、养殖能人,已给796户贫困户提前分红127.36万元。

产业链齐了——稳定脱贫是这样谋划的

产业扶贫,要做实,更要走“深”。

在镇海区发改局副局长冯宁的办公桌上,一份《助推普安县打造长毛兔全产业链发展研究》的课题,正在做最后的修改。

“户脱贫一产兔、彻底富二产兔、共同富裕三产兔。”这是冯宁课题研究中对未来长毛兔全产业链发展的畅想。在他看来,普安长毛兔数量上已成规模,只有建立产业脱贫的长效机制,实现从产品向产业跨越,全产业链发展,才能真正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一产是压舱石,二产是增长极,三产是新引擎。”冯宁说,长毛兔养殖是基础,要持续做大做强巩固脱贫成果,当地长毛兔最终存栏量目标定位在200万只。在数量的基础上,当地还要激发二产动力,实现原料、加工、成品、销售一体化,让长毛兔产业真正具备独立面对市场波动和参与正常产业竞争的能力,建立解决贫困的长效机制。再往前走,他们还要想办法发挥三产作用,推动文创、旅游、电商等长毛兔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产城融合的新引擎。

如今,在普安当地,长毛兔全产业链发展的进程已经启动。今年3月24日,总投资7.88亿元的普安县长毛兔全产业链园区在西城区启动,到2020年,这里将成为集长毛兔种兔繁育、农户养殖、兔毛加工、纺纱、针织、梭织、服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可带动5000户农户脱贫,户均年增收3万元至5万元。

而在长毛兔的“娘家”宁波镇海,当地积极牵线搭桥,帮助普安与东部品牌毛纺或服装企业建立联系,还与东部地区高职院校合作开设兔毛相关专业,推动产学研合作。去年,镇海将全年财政帮扶资金总数的71 % 约2744万元用于政策补助等,扩大长毛兔养殖规模,提升养殖质量。今年前10个月镇海又投入3164万元,截至目前,镇海累计为普安县长毛兔养殖提供帮扶资金6729万元。

陈卫东现在依然关注着2000公里外的长毛兔养殖进展。作为长毛兔“东兔西移”最初推动者,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兔毛的下游应用拓展上。“目前兔毛只能用于特种纺织纤维,而不是基础纤维,产业瓶颈就在于粗兔毛与细兔绒分梳技术。”陈卫东为此苦心研发多年。如今,在镇海区德信兔毛加工厂,一套高效的兔毛分梳设备已经初见雏形,新设备只用两次分梳就能达到原本12次分梳的效果。在德信公司的推动下,他们还起草制定了《机梳兔绒》和《兔毛条》两项兔毛行业标准。

“我们未来的扶贫重点,是要让更多中间产品和兔绒、毛纺、服装等最终产业的生产和服务落地普安,让更多生产性和服务型企业落户普安,实现长毛兔从一产养殖向二产和三产的跨越。”冯宁说。

新闻链接:

“授之以渔”方为本

李 华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在采访贫困户的过程中,笔者深刻感受到,大部分贫困户缺乏的并不是脱贫的动力,而是致富的机会和技能。

在贵州普安山区,连接村镇的是一条条颠簸曲折的盘山公路,远的地方到县城要在大山里兜兜转转数小时。外面的产业进不来,山里的宝贝出不去,守着金窝窝却吃着窝窝头,是一些贫困户的真实写照。

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是当地贫困户摆脱贫困并且不再返贫的最主要出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毛兔项目把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送到了贫困户的家门口,让当地优质自然资源产生市场价值,让贫困户有了技能学习、创业致富的舞台。

长毛兔产业能够在当地成功,首先在于因地制宜。当地的气候、饲草等优质天然资源,加上长毛兔适宜于家庭养殖的特点,让产业具备了生根的土壤;其次是多方联手,特别是一系列扶贫政策、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完善,确保在产业发展中做到不忘初心、精准扶贫;最后就是产业链的延伸拓展、产业深度的不断掘进,让长毛兔产业在当地牢牢扎下根,保障了脱贫效果的长期稳定。

一只兔子走活了产业扶贫的大棋。不仅如此,这只长毛兔还激发了当地人的市场意识。在镇海的牵线搭桥下,贵州普安正在积极推动黔货出山,让当地优质资源实现产业化。普安的红茶、牛肉、鸡枞油等优质农产品借助电子商务等渠道走出深山,走向全国市场。


编辑: 周文丹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