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8日 | 来源:安吉新闻网 | 作者: 操声国
黄梅时节的某个晚上,斜风细雨,一灯如豆,被俗事累了一天的我,坐拥书房,清茗相伴,展读安吉前贤张振维的诗稿,久久不能释怀。特别是这首《竹乡》:“湖州安吉是吾乡,天目山高苕水长。种竹千竿桑万树,家家云外野茶香。”朴素无华又意味深远的田园诗,多么优美舒展的画卷,不是对故乡有着浓浓情意的赤子怎能写得如此的动人、真切?
张振维这个名字对于安吉人来说是陌生的,老一辈文化人似乎还有一些记忆。我对张振维也是从其生前友人和学生的零星闲谈以及诗稿、文章和画作中渐识的。
张振维,字祝如,号沉非,别署酒壶、紫梅溪上人等。1924年出生于安吉县南北湖古苑村。其父张海澜仁义豪侠,乐善好施。抗战期间,浙江第二临时中学迁至安吉报福,在侵略者的扫荡下,学校命悬一线,张海澜提供了大量的粮食等物资,帮助师生渡过难关。他兼通医学,救人无数,至今为乡里称道。
张振维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少年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胆魄,秘密为中共地下党工作,被当局拘捕,在家人的营救下方脱身出狱。吴昌硕故里浓厚的书画氛围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年少的张振维,1946年他考入杭州国立艺专。敢为天下先的张振维在校期间,积极参加革命并成为骨干力量。1950年他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历史,毕业后在浙江省教育厅中教处任职;1953年任杭州开元初级中学校长; 1957年任浙江博物馆历史部副主任。1962年,他调任嘉兴图书馆副馆长,后任名誉馆长;1986年离休。1992年12月12日病逝于嘉兴。生前曾任嘉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张振维离开我们已整整二十年了,其满腹的经纶、横溢之才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播,深为我辈所敬仰怀念。先生在杭州国立艺专就读时所学的专业是雕塑,但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痴迷与偏好,他的研究方向转向了书画和诗词,得黄宾虹、潘天寿、诸乐三等名师指点。特别是在诸乐三(注:张振维为诸乐三内弟)的引荐下,拜黄宾虹为师,后取其斋号名曰“拜虹庐”。其画作继承了黄宾虹的美学思想,追求浑厚华滋、刚劲婀娜的艺术面貌,具有萧散自由、意境幽远的艺术境界;书法行走于碑帖之间,苍茫生辣,行草更得诗词之助,郁勃沉厚,笔走游龙,无鄙俗之气。
张振维在杭期间与词坛大家夏承焘先生过往丛密,受益良多。先生22岁时曾作《登乌山》 :“乌山乌伏水,不醒至今蹲。石走磨山骨,藤顽缠树根。荒田饥雀斗,破庙野狐喧。昔日登临地,蓬蒿满隰原。”古意盎然,峭拔清旷,诗坛前辈极为嘉许。 1985年8月10日嘉兴“鸳鸯湖诗社”筹备,他被公推为社长,与庄一拂、沈恫楼、吴藕汀等人相互酬唱。张振维作诗崇尚性灵、直抒胸襟,且又恬淡舒展、空闲静寂,特别是题画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蕴。
张振维在美术史学及理论方面也有建树。文章不多,却每每被学术界所称道。196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黄宾虹山水写生册》,序文《黄宾虹和他的山水画》就是由张振维撰文,此为国内较早研究黄宾虹美学思想及其艺术特征的文章。1984年,西泠印社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吴昌硕作品集》,五篇序文中张振维的《吴昌硕的画品与人品》位列其中,他从人文角度深层次地阐述了吴昌硕别样的艺术人生和文化内涵,其他四篇由出版社选登了吴昌硕的四位弟子潘天寿、沙孟海、王个簃、诸乐三的旧文。欧阳永叔云“文章千古事” ,先生这两篇美文是可以传世的。诗书画以外,张振维对文物古籍也很精通,曾参加全省书画古籍的整理与鉴定工作,对安吉、嘉兴地方文献、民俗风情研究也有贡献。
文人落魄、“不合时宜”,自古而然。性情弥真、不会阿谀奉承、整天埋头学术研究且有风骨的张振维,所到之处总是受到排挤与打压,他的一生几乎与书籍、书画和烟酒为伴,他曾自嘲自己的书画是烟和酒熏浇出来的。曲高和寡的作品知音难觅,加上前后两任妻子先他而去,忧郁苦闷的心情和过度的烟酒使得他身体每况愈下。“我亦故鄣旧时客,何年结屋傍烟霞” ,晚年的张振维思乡之情日浓,养病调心几乎都在安吉度过。同乡晚辈多有请教,他诲之不倦。我其时年幼,求学在外,无缘得识先生,成心中挥舍不去的憾事。先生去世后,按其遗嘱,魂归故里,葬于安吉王母山。远眺天目,右依苕溪,遂了先生的林泉之志。
写到这里,一种莫名的愁绪油然而生。将及不惑之年的自己,关山岁月,人生沉浮。怀一颗“人格尊严高于生命”心,我觉得一下和张先生走得很近……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