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13日 | 来源:安吉新闻网 | 作者:
编者按:在安吉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它们虽然没有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意义,却一直被当地百姓津津乐道,成了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这其中就不乏有一些英雄人物在安吉留下的足迹。且听当地老百姓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娓娓道出那些历史人物在安吉老百姓身边发生的故事。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安吉作为南宋时期宁杭古驿道的必经之处,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军事地位,曾是岳飞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兵的重要战场。千百年来留下了很多脍灸人口的传说故事。今选录其中三篇,以飧读者:
独松关和点灯山
讲述者:徐名世
搜集整理者:徐名世
搜集时间:1988年1月
“独松关”在安吉县递铺东南约十五里的山区,“点灯山”是在离递铺三十里的安城以北的一座山。一南一北,两地相隔四十多里,本来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地区,为啥要连在一起讲呢?
“独松关”所在的独松岭是安吉、余杭两县交界地区的一座高山。这里一边是壁陡的高山,一边是一条蛮深蛮阔的溪坑,地势十分险要,据说是南宋都城杭州的外围。所以官府在独松岭前造了一座独松关楼,并派重兵驻守。
当时,金兀术进犯江南时,是从南京进兵苏州,南下攻了湖州,想再占领了安吉后,紧逼杭州。当时守关的大将正是岳飞,守关的兵丁,就是有名的岳家军。当时金兀术的军队,正从湖州南下,到了离安城以北约十里的地方。他得知前面把守关隘的就是岳家军,心想,岳家军不是好惹的!他便停下来,就地扎营,待有机会时再去进攻。他的中军帐则设在营地旁边的一座山上。这山是当地由南向北最突出的一座山。金兀术选了这座山,是为了居高临下,使整个递铺、安城平原地区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方便监视宋军。
金兀术在驻兵的山上,大营的前面,点上了一盏大灯笼。不论晴天下雨,白天黑夜,那灯都是点着的。远远近近东南西三面都可以看见灯光,后来这座山就叫点灯山。
有一次岳飞在独松关上,远远看到金兀术在山上点的灯,很是生气。他抽出一支箭来,拉紧了弓,用力向金兀术的大灯射去,箭是岳飞常用的一支响箭。果然,弓硬箭快,响箭离弦后,呜呜地向点灯山直飞。这时,岳飞的儿子岳云,带着几个人巡哨来到安城,在城墙上察看地势;忽听得头上呜呜作响。他抬头一看,这支箭已快到安城地面了。他认出这是他父亲的响箭。从方向判断,这箭是射向点灯山的。岳云看出,这箭已经势头减弱,正在摇摇晃晃,不太可能射到点灯山上,就要中途落脱。说时迟,那时快,岳云赶紧拨出箭来,搭上弓,对准岳飞响箭的尾部顶上一箭。这一顶,使岳飞的响箭增加了力量,不再摇晃,准确地射到点灯山上,立刻将山上的灯火射灭。两人的两支箭,先后落在灯旁。
金兀术和他部下们看见大灯突然熄灭,很是奇怪,就派人去查看。不久士兵拿了两支箭来禀告,说:“大灯就是被这两支箭射灭的。”金兀术拿来仔细一看,认出是岳飞和岳云射来的箭,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从此,岳飞的神力和岳云的机智,一直为人们所赞叹,就连金兵也暗暗佩服。
失马墩
讲述者:张先富
搜集整理者:张金娥 易国文
搜集时间:1987年3月
良朋乡里沟村有个小村坊叫失马墩,叫它失马墩是有缘故的。
宋朝辰光,里沟村山岗上有条官道,道上有一座小桥,桥头边有一家小饭店。有一天,岳飞带着一个贴身小兵路过这里,已经是中午了。两个人赶了很多路又饥又渴,就到小饭店歇脚喝酒。岳飞平时行军、打仗是从来不喝酒的,那天,正好没有紧急军务,也就喝酒了。他喝过三盏就不再喝了,马上叫贴身小兵牵马上路。那小兵出门一看,吓了一跳,原来他吊在饭店旁小墩上的两匹马不见了。村里的百姓得知岳飞的马不见了,都出来帮着找,有的上南寻,有的落北寻,有的过东寻,有的到西寻。东南西北寻遍了,也不见了踪影。岳飞深叹饮酒误事。为了牢记这次教训,他就在墙上写下了“失马墩”三个大字。失马墩这个名字就一直留下来了。
苦岭关
讲述者: 赵阿兴
搜集整理者:程维新
搜集时间:1987年7月
杭坑村境内的苦岭关原来叫“虎岭关”,位于浙江、安徽两省交界地方,这里山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南宋将领岳飞曾率领部下在这里驻守过。
刚好碰上这一年“十八只秋老虎”,天气又闷又热。有一天下午,岳飞率领士兵来到虎岭关,虎岭关山高路陡,一个个口渴喉焦,气喘吁吁。可离水沟很远,派人去取,远水难解近渴,急啊!
岳飞爱兵胜爱子。他飞身跃下战马,一口气找了好几个山坳,也找不到一点水迹。很是气恼,“哎,找不到水,好苦啊!”他呼地抽出宝剑,狠狠地插入地下。说也奇怪,就在岳飞插下宝剑的那个洞里,一股泉水喷涌出来,咕咕咕咕,源源不断。岳家士兵就这样喝上了清甜的泉水;一个个笑逐颜开,变得生龙活虎,劲道十足了。从此,在这虎岭关上,岳家军多次战胜了前来侵扰的金兵。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抗金英雄,便将虎岭关改为“苦岭关”,还在岭上建过“苦岭庙”,并在泉水边树过石碑。现在,虽然庙和碑都不见了,但岳飞爱兵如子的事迹却还在民间流传着。
(以上是正在编辑、整理的《安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一书中《民间故事》章节中的部分内容。安吉县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民间蕴藏有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去保护,去传承。)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