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报纸 | 安吉新闻 | 即时新闻 | 外地媒体看安吉 | 新闻专题 | 网络发言人 | 安吉论坛
  专题导读:今年夏天,河南商城县多人被一种叫做蜱的小虫子咬伤,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当地去年已出现死亡病例,但今年尤其多,成为蜱虫“重灾区”。
 
  “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或将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而卫生部也正在组织专家......〖详细内容
·最新报道
·蜱虫致命原因仍不明重症者多被误诊为感冒
·河南卫生厅通报:信阳蜱虫致病疫情平稳
·医生:蜱虫各地都有 大多不带"病原体"
·卫生部门分离出蜱虫所携新型病毒
·山东通报13例死亡病例 部分有明确蜱叮咬史
·网友直播被蜱虫叮咬感受 专家称手捉蜱虫不可取
·河南商城疾控主任称疾病无瞒报 曾被口诛笔伐
·河南商城成蜱虫“重灾区” 疑媒体过度炒作
·疾控中心:蜱传疾病可能纳入法定传染病
·蜱虫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杀死 疾病治疗方法未定
 
·认识蜱虫  
  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详细
·病情·症状  
·疑似病症名称:无形体病
·发病省份:山东、湖北、河南等省份
·潜伏期:被咬后1-2周,持续高热
·临床表现: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传播途径:除了感染人群能诊治外,疾病的病原体以及传播途径,至今仍是谜
·如何预防蜱虫叮咬
什么是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l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
人群易感性及发病季节特点
  人对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高危人群主要为接触蜱等传播媒介的人群,如疫源地(主要为森林、丘陵地区)的居民、劳动者及旅游者等,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危重患者密切拦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染可能。该病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5-10月。
主要预防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2)应少在草地、树林等环境长时间坐卧,避免被蜱叮咬,尽少裸露身体;(3)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如发现蜱附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不要直接用手;(4)一旦出现疑似体征,应主动就医。
主要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2)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能会导致传播。
主要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肝酶升高。严重者可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肉凝血,甚至死亡。老年患者及免疫缺陷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多较危重。
治疗原则
  (一)病原治疗 1. 四环素类抗生素:(1)强力霉素.为首选药物,应早期、足量使用.(2)四环声;2.利福平;3.哇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二)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高举量适量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三)对症支持治疗。
·如何预防蜱虫叮咬
·避免在草地、树林内长时间坐卧
  蜱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应尽量避免在此类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详细]
·尽量减少与被蜱虫寄生的动物接触
  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尤其是养宠物的家庭,应经常检查。[详细]
·穿着紧口、长袖类衣物防止叮咬
  如需蜱虫的栖息地,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着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详细]
·发现蜱附着 不宜用手直接摘除
  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除去。因蜱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捏碎。[详细]
·在暴露的皮肤出喷涂驱虫药物
  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喷涂避蚊胺(DEET)等驱避剂可以起到防护蜱虫叮咬的作用。[详细]
·在蜱栖息地活动后 应仔细检查身体
  在蜱栖息地活动时或活动后,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有无蜱附着。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详细]
·蜱虫咬伤可致以下疾病
森林脑炎: 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我国主要病媒蜱种为全沟硬蜱,病毒在蜱体内可长期保存,可经各变态期及经卵传...[详细]
新疆出血热: 是一种蜱媒急性传染病,是荒漠牧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除经蜱传播外,羊血经皮肤伤口可感染发病。在我国流行于新疆...[详细]
蜱媒回归热: 又称地方性回归热,是由钝缘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螺旋体病,不规则间歇发热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我国新疆有该病流行...[详细]
莱姆病: 它是一种由硬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主要媒介是全沟硬蜱。我国已证实有20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详细]
Q热: 感染方式可通过消化道及蜱的叮咬、粪便污染伤口而感染。病原体在蜱体内长期存在并经卵传递,如乳突钝缘蜱可贮存病...[详细]
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 草原革蜱为其主要媒介,边缘革蜱能传播。病原体可通过蜱的叮刺或蜱粪污染而感染。我国新疆、内蒙、黑龙江有本病存在...[详细]
细菌性疾病: 蜱能长时间保存一些病原菌,并经卵传递。如鼠疫杆菌在草原革蜱成虫体内可存509天,故蜱在保存这些病的自然疫源中起...[详细]
·网友评论
专题制作:肖飞 | 日期:2010.9.12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050108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