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安吉人文

追随刘知州寻找半岭庵

  同治版《安吉县志》有半岭庵的记载“半岭庵,(刘志)在凤亭乡高坞关下”。在县志的艺文中还载有清安吉知州刘蓟植的《石马山赋》,其文中提到半岭庵、高坞关皆在石马山。

  刘蓟植的《石马山赋》认真读了好几遍还没有完全读懂,除了影印本的模糊,许多字看不清以及繁体字这些原因外,主要是刘知州几乎通遍用典。其序中写道:“州东南三十五里名石马山,内有绣岭村,四山环列如屏,以迎翠龙涎二桥上下联属,外挟瀑布飞泉之胜与阳龙池相表里,仰见金鼀玉兔诸峰嵌云碍日怵目刿心,旁为高坞关接鸣泉桥,水声潺潺如鼓琴。出半岭庵、下平桥,见骊珠狮岩尤奇特有深趣,予曾因公周览诸胜乐而赋之” 。序文中,刘知州是站在绣岭村(今张家山村)这个点来叙述的,然后沿古道而下。从绣岭村出发,过迎翠桥,再到高坞关,再过鸣泉桥,下来就是半岭庵了,过了半岭庵有一座平桥,最下面的一座桥名龙涎。而我们平时正相反,大多数时候都是从石马村沿山谷的古道到绣岭村。

  石马古道也称半岭古道,是指从山脚下的石马村村口至绣岭村一段。此古道东通向高坞岭村,去德清杭州,南与去石鹰百丈的道路相连,北可接蒋家堂去尺五的山道,是古代安吉通向杭州的一条主要道路。

  在农历十二月的某天,我们开车至石马村,车停在公路边,就开始走古道了。刘知州当年也是从山脚开始走的,他在赋里写道“目悦心娱与其山麓而止,曷若舍车而徒。于时履巉岩、攀蒙茸、探虎豹、友羆熊,无幽不烛,有径斯通迫而察之,则见茂林修竹,戛击空濛,奇岩秀石矗立,玲珑平桥,曲涧蓄翠流虹” 。

  此次走古道,我特别注意道上的石桥。因为刘知州文中的金鼀玉兔诸峰到底明确指哪一座已无法知晓,骊珠狮岩也不知具体指哪一块岩石,只有道上的古桥依旧还在,可以作为寻找半岭庵的坐标。

  从公路旁的古道入口起,山溪就与古道如影相随。我们见溪的两岸皆用石块砌筑整齐,溪上有一座新造的仿古石拱桥,用卵石与水泥筑成,僵硬的拱形与真正的古桥无法相比。经细看,发现村前这样不长的一段小溪中,有三个桥埠头,皆有汀步桥与对岸相通。桥上游用石块筑成方形池潭,便于蓄水洗东西,下游有一个低低的坝,也用石块铺面,其中第一座汀步桥上抹了水泥。虽然来过好几次了,但今天第一次发现这三座汀步桥。过去都急着走古道,对入口处溪里几乎没有关注。踏过汀步桥,有石阶连接东面向山上去的古道。猜测这些汀步桥和石阶应该和古道建于差不多时期。在桥埠头的石埂缝隙里,发现了一些宋代的砖,一块块如香糕,俗称香糕砖,还有一些明代的开砖。

  一入山谷口,气温明显比县城低了许多,草上披着白白的一层厚霜,有些地方还有薄冰。古道用卵石和块石铺成,保存完好。两边是小竹,道路比较平坦。走过小竹林,迎来了第一座石板桥。桥上下间落差较大,我们标为桥一,前面的三座汀步桥就不标在内了。桥墩用巨大的块石砌成,应是就地取材,略作加工。溪里是巨大的石块,溪水流经石块,形成瀑布。因在枯水期,瀑布不大。走过这座桥,山势相对来说就陡了些,古道也完全用块石砌筑了。道两旁仍是翠竹,但品种有些变化。往上走了几十米,有一条岔路往左边的山上走,那是通往青峰寺和馒头山顶的,而我们继续沿着古道向东走。溪水伴着古道沿着山势从上而下在竹林里跌宕,时而被修竹藤蔓遮掩只听见淙淙水声,时而出现在眼前。溪里的石块上长满了菖蒲,菖蒲的根已深深扎进了细小的石缝里。虽是小小的一枝菖蒲,但也很难把它从石上拔起。古道上的石块历近千年,磨得非常光滑,有些如玉石一般。

  又走了约500米,在古道的左边出现了一道长约20米,高3-4米不等的石埂,路左边的植被变成了杂木,右面仍是小竹。此石埂的上面是平整的山地,并有六道石砌墙基,山地上种着杨梅树。根据前几次的踏看和刘蓟植的记载,我判断此处就是半岭庵所在地了。于是走进石墙下的竹林里,现在荒草枯了,能够看清竹林地面上的东西和石埂的整体形状了。惊喜地发现石埂上有个口,口宽85厘米、高115厘米,是一条人工砌筑的排水道,人能够弯着腰在里面行走,但由于害怕和没带手电筒不敢贸然进入。既然有出水口,一定有进水口,于是走到石埂上面的杨梅树林里,果然,看到了山脚旁的一条明水沟,有一处水口垂直向下。进水口很小,宽45厘米,叹服于古人的才智,这样的洞口人是爬不进来的。丈量了一下地下水沟,长度为11米。

  根据墙基之间的距离,可以推测沿着山体的建筑有三进,房宽11米,进深7.1米。每进落差1.15-2米不等,面朝西。

  在地面上,除了几块断砖外,没发现任何其他的建筑构建和生活用品。是被搬走了还是埋在地下了呢?或者说这儿本来就没有房屋?

  但我仍然断定此处就是半岭庵的遗址。理由如下,一是根据这条地下排水沟,这儿曾经是有房子的,否则根本没有必要花人力物力去修建。二是此处是山谷深处,远离村庄,无论距山下的石马村还是山上的绣岭村都还有一段距离,单门独户住在这儿的可能性很小。三是此处地名半岭,是指到绣岭村已经走了一半,而庵名就是半岭。四是庵相对于寺来说一般比较简陋,住的人少。因此生活用品遗留下来的就少,若是木结构泥墙的话倒塌后就会不留痕迹。

  虽然已经大致确定了半岭庵的遗址,但我们还是决定继续走完古道,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地方更符合记载的。

  又往前走了几百米,听到流水飞溅的声音,在前面的转弯处又有了一座桥。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圆拱用块石砌筑。我们标桥二。这儿是一处三叠瀑布,上面的水飞流而下,一块块的大石犬牙差互,下为一浅潭,落差约7米,岸边树青蔓翠。若站在桥上,是不能完全领略此地之妙的,因树木太过茂盛,阻挡了视线,不能看到崖壁。需走下水潭,爬上石块,则别有洞天。坐在石块上,丝丝冷气沁入肌肤,空气是甜的,嗓子一下子滋润起来。这应该就是刘蓟植《石马山赋》中提到的“旁为高坞关接鸣泉桥,水声潺潺如鼓琴”处的鸣泉桥了。因为转过弯朝上再走几百米就是高坞关了。同治版《安吉县志》关梁亭渡卷载:“高坞关在州南三十里高坞岭。与独松关、百丈关、铜关等诸关皆宋末守御之处”。高坞关现今只剩下二段石砌残墙,但关口的形状依稀可见,这也足以让我们想起那个金戈铁马的南宋末年了。刘知州也感叹“情怆武穆不忧死亡,独怀恢复黄龙洞府未沉痛饮之觞,白马江头旋覆偏安之餗”。

  走过高坞关,50米远的转弯处有一桥,标桥三。由二块石板建成,桥墩也如桥一。继续上行,路越来越平坦了,快到绣岭村的村口了。距离桥三不远处,又有一座由三块石板搭成的石桥,标桥四。砌筑方式如桥三。其中一块石板已毁,由水泥板代替。过了此桥,就到了村口了,古道完全被毁,在原古道的基础上修筑了林道,可以开车。有二株柳杉树,树上挂了二块安吉县人民政府颁的牌子,一块挂于2011年,树龄120年,另一块挂于2017年,树龄200年。树边也有一座桥,但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模样,只有一块大石板在提示我们,这可能也是一座古桥。于是,从桥下细看,看到了和其他几座桥一样的用大石块砌筑的桥墩,原来是现在的村民为了通车方便在原桥墩上浇筑了水泥。那么,这座桥就是刘知州所提到的迎翠桥了。这是从村里进入古道进入山里的第一座桥,我们标注桥五。

  站在村口,朝西看前面的山峰,发现我们现在所称的馒头山,很像一只趴在地上微抬头的金蜍。我猜想,刘知州所说的金鼀峰,应该就是馒头山了,但不知玉兔在哪里?

  走完古道,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推测,现杨梅树林处就是半岭庵的遗址,一路上来,没有其他更适合的地方了。我也基本弄清楚了刘知州提到的四座桥。但还有二个问题,一是半岭庵是什么时候不在的,二是村口应该还有一座桥,仅凭三座汀步桥,在雨季涨水时是无法走到古道的。

  于是下山后,就迫不及待地找了村里的熟人打听。他告诉我们杨梅树林这个地方在四十多年前是有几间破败的房子,里面什么也没有,路过的人若遇下雨,可以在里面避雨,但没有人知道房子建于何时,曾经是怎样的。后来去德清的公路开通,古道就几乎没人走了,房子不久就倒塌了。至于第二个疑惑,我的猜测是对的,村民告诉我村口的溪上原来也有一座石板桥,修公路的时候拆了,那么,这座被拆的桥应该就是刘知州说的龙涎桥了。

  由于资料的缺乏,半岭庵始建年代目前无法考证,根据刘蓟植在安吉任知州的时间为清乾隆时期,那么至少在那时半岭庵就已经存在了。

  石马古道,你不妨去仔细地走一走,除了风景秀美,更有趣的是在慢慢的寻访中,你会发现很多历史的遗存,如明清时期的瓷片、古桥、磨得发亮的石块、塞在石埂缝里的宋砖、关隘、地下排水道等等,我相信,你在寻访的时候一定会发出阵阵惊呼,甚至在宁静的山里会恍惚出现宋人八百里加急的马蹄声……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