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时政新闻

竹海之“智”浇灌藏乡“格桑花”——我县人才扶贫工作侧记

安吉教师在木里工作

  浙江在线-安吉新闻网10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林泽宇)站在卡杨公路上,雅砻江如巨龙般奔腾向前;江对岸,绿意盎然,藏式风格的民居散落在绿水青山间,格外静谧。

  这里是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曾经深度贫困。2014年,安吉与木里结缘,确立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六年来,我县39名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支援木里,浇灌藏乡“格桑花”。

  2019年,木里实现脱贫摘帽。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文化旅游……竹海之“智”为木里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木里,能窥得我县开展人才扶贫的责任与温情。

  智力支持各显神通

  虽相隔数千里,但木里与安吉一样,有着绿水青山,有着发展全域旅游的美好愿景。“这里生态好、特色鲜明,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指着木里依山而建的建筑,浙江文澜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主任郭苏说,这里看起来就像“天空之城”。

  在安吉,郭苏负责融媒体建设和智慧产业推广落地,对探索发展智慧旅游也有经验,他想把安吉智慧产业建设的成功经验“搬”到木里。“不过两地发展基础不同,要因地制宜,还得从打基础的事做起”他说。

  旅游普查是发展休闲产业的基础工作,要全面梳理当地的旅游资源、历史典故、文化脉络等信息,郭苏毛遂自荐当起普查员,既为了解当地情况,也为后续发展出谋划策;作为广电工作人员,机房管理、电视安全播出,这些工作他也熟悉,不仅参与其中,还在木里广电双向网改造中出力不少。

  正在修建的木里旅游配套设施——木里王府内部,一块智慧旅游大屏幕格外醒目。风土人情介绍、景区景点VR影像、藏衣特色体验等模块,都将成为木里展示旅游形象的有益工具。建设者郭苏说,“木里旅游业前景广阔,即便选派工作结束,自己也会关注这里,继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木里中藏医院,王纪军的中医门诊有口皆碑。从今年5月22日报到时一天接3到5个门诊,到如今一天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四五十人的门诊量,数据变化充分说明了他的医术精湛。

  王纪军是县妇保院中医主治医师,有30多年的临床经验。虽之前从没来过木里,但报到前他就对当地的主要病情了如指掌。“当地百姓重口、吃辛辣,容易得胃病;空气潮湿,容易得风湿病……”为此,他对当地常见病进行了专研,报到当天就开始坐堂。

  智慧支持,各显神通。木里发展的许多板块,竹乡之“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刘壑是孝丰中学的地理老师,也是学科带头人。采访他已是傍晚时分,赶着饭后间隙聊了几句后,他就起身说道,“对不住,晚上还有课,孩子们都等着呢”。

  刘壑所带的班是木里中学高中部的普通班,年级共有4个普通班,从原先成绩倒数第一到名列第一,“秘诀”何在?这与教师们的悉心教育分不开,刘壑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养成,学习效率也比较低。”刘壑说。为此,他通过“之江汇”教育广场开展信息化教育。通过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学生把学习内容、知识点交流表述出来,自检知识掌握情况和问题点;对每名学生每道题目通过智能系统进行分析,及时掌握错题排布与短板,针对性开展教学,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瞧着他的干劲、巧劲,我们班的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转变,他是氛围营造的助推器。”同事们这样评价刘壑的到来。

  “导师帮带制”搬到了藏乡

  人才扶贫,既要用好“外援”,更需培育“内功”。几乎每一名我县支援木里的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在当地都带起了徒弟,“导师帮带制”在藏乡结出硕果。

  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王业坤,刚到木里中藏医院时就感慨,“这里硬件不差,缺的是专业人才!”看片、分析、诊断,这些都是技术活,需要大量的案例积累和临床经验。逮着一个案例,王业坤就会为当地医生授课,“刚来的时候,有的人连脑梗塞分期都弄不明白,现在都能很快判断了。”

  藏族小伙子舒央青是木里中藏医院康复科的医师,针灸、推拿曾经是他的业务短板,现在却成了最强项。舒央青对王纪军说想跟随学习时,王纪军一口答应。“当地的针灸器具、用法都比较粗糙,这也是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通过一个多月的教授,舒央青很快掌握了知识要求,现在更关键的是积累经验。”在王纪军看来,藏乡人民有着朴素勤劳的品质,在当地开展“导师帮带制”效果很好。

  看到成效,我县支援木里的医生们还应邀上起了大课。每次开课,总是座无虚席,中藏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乐得学习一剂剂疗效好、见效快的安吉疗方。

  前段时间,刘壑的徒弟邓倩开始准备自己教师生涯的第一节公开课。对这个参加工作仅一年的年轻教师来说,公开课是展示自己教学水平的舞台,也是步入职场的一次挑战。

  虽平时教学知识传授细致,但刘壑还是为徒弟忙活起来:从幻灯片制作到课程互动设置再到逻辑条理梳理,事无巨细,严格把关。“比自己上公开课还忙。”刘壑说,希望能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倾囊相授给当地教师,这样才能留下一支“不走的扶贫队伍”。

  既要“走出去”育才,也要“请进来”培训。截至今年8月,我县已累计帮助木里开展党政干部和专业人才培训39期,培训人员1799人。随着两地经济社会各界的交流互动愈加频繁,竹海之“智”不断在木里脱贫一线结出硕果。

  其乐融融“一家人”

  今年5月下旬,安吉进入初夏,木里却是另一般光景:部分海拔较高地区还上演着“五月飞雪”的景象。报到第三天,郭苏等人就遇上了寒潮,而他们的行李中只有短袖、衬衫以及几件夹克。

  高原反应加上气温骤降,郭苏出现发热感冒的症状。得知情况后,支援木里的安吉人才们帮衬着购买衣物、打扫房间。“大家的暖心之举,让我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庭。”郭苏说。

  在木里有一种传承:全县乃至全湖州市的支援人才,都会在“换岗”的时间点,把自己的闲置物品送与新人。一台吹风机、一台取暖器、一套炊具……物件虽不贵重,却有着对“继任者”的浓浓情谊。

  木里县域1.3万平方公里,是安吉地域面积的7倍。但县城区不大,最热闹的扎昌街、龙钦街不过二十多分钟就能走完。远离家乡亲人,这些安吉人工作之外的生活是否无趣?“大家打球、爬山、钓鱼,活动很多,我们就像一家人。”安吉第三医共体杭垓院区医生李鹏说。

  一个家庭,角色各有不同。郭苏是“大厨”,一手安吉菜烧得地道,隔三差五组织聚餐;李鹏住处离快递点近,时常帮大家代取快递;还有看病问诊等等……

  内部其乐融融,外部同样如此。李鹏的孩子刚满周岁,家中有不少事情需要担待,来到木里,大家说他是舍小家为大家。在中藏医院康复科任职的他,凭借精湛医术,得到了患者的认可,还收到了锦旗。

  “有位藏族同胞关节黏连,跑了好几家医院,说要动手术且恢复期两三年。接诊后,我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对症下药,患者很快康复了。”如今,这位藏族同胞成了李鹏的好朋友。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许多当地人会邀请支援人才们餐叙;走在路上会有车辆停下来,询问是否要上车……“一批又一批的安吉人才在木里无私奉献、挥洒汗水。通过扶贫协作这座桥梁,两地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木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郑洪波表示。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