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安吉人文

寻找锁龙桥遗踪

  安城的马家渡大桥即将拆除。为了这座即将消逝的大桥,近日,我特地邀了几位年轻时的朋友,来到大桥上,还照了几张照片,留下些许记忆,作为和大桥最后的告别。

  站在大桥上,细雨蒙面。远眺南山,灵芝塔依然秀丽高耸,俯瞰着大河上下,为了护佑这一方山水的平安,可谓是一丝不苟,尽忠尽责。

  大桥北侧,不远处有一座高大的钢筋混凝土平桥飞架南北,这是继我们脚下的大桥之后又建的一座安城大桥。

  大桥下,平湖一抹,随着秋风的吹拂,泛着阵阵涟漪,显得平静而且安详,恰如一幅祥和的山水画。谁都不会想到当年发大水时那副暴戾、疯狂、恐怖的模样。

  天目山的水千涧百流,慢慢由东西两支在灵芝塔的南山下汇合,向下数百米的北山下有马家渎注入。由于南北两山基础岩脉一直延伸在大河中,河水阻隔,在这数百米之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水流湍急。根据有关史书的记载,当地的百姓习惯把这里称作大溪。

  这里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当时县治、州治所在的安城,出东门去达武康的古代省道,这是必经之路。安吉南部的孝丰属于山区,盛产木材毛竹,山货的水运,这里也是必经的当然“咽喉”。每到冬季,水流平稳,上游下来的毛竹排,犹如一条长龙,浩浩荡荡。排头上站着的山农双手紧握撑篙,双眼紧紧地盯着前方,还不时地高声叫着号子,指挥着后面的撑夫。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撑夫,按照指挥的号令努力地杖排。下游的商船,船头高高的向上翘着,迎风鼓起硕大的白帆,有的送来了南北杂货,有的带去了山野奇珍,往来而不绝者,此渎之景观也。

  东西的陆道和南北的水道在这里交集,成了安吉对外的一个黄金集点。

  一年中,有难得的枯水季节,宽阔的河面变得狭窄,用几根毛竹串成的便桥搭在河面上,水运停了,路道便捷。

  若至春秋时节,雨多水丰。时逢惨绝人寰的暴雨特猛,狂风更紧,洪峰更狠,犹如疯狂的野马一路狂奔而来,疑似蛟龙翻滚。大河上下,顿时薄暮冥冥,肆虐的洪水像猛兽一样扑向岸边,波涛汹涌,浊浪排空,排山倒海,山崩地裂,其时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平日里壮观的大溪一改常态,变得阴森莫测,显得满目萧然,使人顿感恐怖。

  于是,人们又把这条大河叫做龙溪,这在有关的史志中也有记载。灵芝塔的南山下有个地方叫龙头潭,深不可测,老人们说这里连着大海。南山下面有龙宫,里面住着一条蛟龙。这条蛟龙脾气暴躁,而且顽劣,经常跑出龙宫,肆意作为,只要有一个小动作,龙溪上就乌云密布,洪水翻腾。

  据当地的老人们说,当年在这里建造灵芝塔就是为了镇服这条蛟龙。在安吉的民间一直有一句民谣:孝丰撒泡尿,淹掉安吉龙王庙。安吉在一年四季中遭洪水肆虐的日子是平常又平常的事了。

  据老人们传下来说,龙溪上曾经建有两座大桥,应该是在北宋时期,后来都毁于洪水。在明代嘉靖《安吉州志》的安吉州地理图中,龙溪上有一座大桥,标注为锁龙桥。这座锁龙桥据传建于南宋时期,也是一座拱桥,当时叫它“锁龙桥”也是为了控制这条蛟龙。而且拱桥的形状就像是绷在蛟龙腹部的一根石绷棍,控制着蛟龙的任性和骄横,不再让它危害人间百姓。也是听老人的老人传下来说,这座锁龙桥在明初就毁于一场洪水,我们也只能在历史的记载中知道它曾经的存在。

  在我的记忆中,这里有一个渡口,叫马家渡,是个官渡。平日里一个身披蓑衣头顶斗笠的渡工,无论是酷暑烈日,还是冰雪封冻,总是手握竹篙立在船头上,打着笑脸,迎来送往。真是一道不凡的风景。

  后来,换了一位年轻一点的渡工,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一根钢丝拧成的绳索,两端固定在两岸,凌空横跨大河,套着一个滑轮,再用钢丝绳连接到渡船上,只要坐在船尾上,用手控制扶舵,渡船就会随着水流滑行到对岸。而如果是手推车运载货物,那还需要用竹筏来摆渡到达彼岸。如果遇到河床稍有涨水,那只能望穿对岸,仰天长叹了。

  龙溪上什么时候能够再有一座桥啊!人们在企盼着。

  1978年的9月,在政府和乡民的艰苦努力下,这里终于建成了一座大桥,叫安城大桥。大桥是一座拱桥,为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长97.5米,主孔65米,桥面净宽7米。桥身横跨龙溪大河两岸,似飞虹饮涧。这时的龙溪实在是水美,河美,桥更美。

  这一年的国庆节,大桥正式通车了。那一天,大桥上红旗飘扬,锣鼓喧天。大桥的两头站满了自发前来参加庆典的群众,人声鼎沸。那时,我在教书,带着学生也参加了这个盛典。那个热闹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第一辆通行的大客车披挂着彩带,徐徐驶过大桥,后面紧跟着一大群小孩,追逐着,嬉笑着。“安城通车啦!”昔日的龙溪一改往日的蛮横,静静地在桥下淌过,浮光跃金,偶尔泛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记得我们回到学校后,在辅导学生写作文时,还专门给学生讲了诗人陆游的诗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太美了,太自豪了。这是安城人梦寐了几百年的奢望啊。从此,大桥上车来人往,马家这个渡口告别了历史,渡工也只能另作安排改行了。

  “当年,建造大桥的时候条件太差,太辛苦了。”同行的一位朋友是当年大桥建设的参与者。

  1977年的4月,县里决定要建大桥,随后就组建起工程指挥部组织施工。我的这位朋友是个钢筋工,他说,大桥的民工都是来自附近村的农民,只有一位是从专业的科技部门抽调过来的技术人员。而且当时的机械设备简陋,力气活全靠手拉肩扛。就连重约几百吨的钢筋混凝土拱樑也是前拉后推用圆木滚动才被架上去的。可是,就是这样一座靠人力建造的大桥,在当时还是浙江省在桥梁建筑史上首次采用三角形分块预制安装桁架拱桥的科技项目。

  四十年过去了,地方的发展真可谓日新月异,在这座老大桥的上游,建起了一座被称为浙江第一内河码头的上港集散码头,因为它的“一小时出口圈”成为国际远洋始发港、目的港。下游建起了一座水泥、商混综合产能都位居全国第一的南方水泥厂,于是在大桥下游的百米处又建了一座新的安城大桥,载重车辆都走新大桥。近年安城又通了高速,在再下游一点的地方又建起了通高速的安城大桥,远远望去,一桥高于一桥,凌空飞架,气贯长虹。现在大桥的两端已经被封闭起来,只能通行行人和小型机动车……因为要新造集装箱码头,而这座大桥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将于近期拆除。值得欣慰的是在这座大桥下游数十米的地方,是锁龙桥的旧址,现在正在建造一座新的大桥。在大桥上望去,两端的桥基正在紧张地浇筑,施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全是为了安城这座古城的需要,预计明年就可以通车使用了。那时,一座全新的安城大桥横空出世,再现辉煌。只是我还不知道这座新大桥的名字,我想,应该还是叫锁龙桥吧。现在的龙溪虽然已经不再叫龙溪,它也有了一个更文雅的名字,大家都叫它西苕溪。而驯服龙溪,仍然是人们几百年来的愿望啊!

  站在老桥上,探望下面的溪水,幻想那水下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突然间,我觉得一个和我生命记忆片段相关的东西就要从此消失,就如同我孩提记忆中的许多东西早已不复存在一样,还真有点感慨相惜。

  此时,站在这座桥上,大桥静静地佇立在微凉的清风中,想着这个桥面曾经迎来送往了多少车辆和行人。“社会在飞速的发展,人类在不断地更新中进步。”旧的不再,新的要来,这就是规律。一座座紧挨着的大桥见证着马家渡的变迁。我想今天述之以文,留存一些关于它的画面,希望是它被拆除前留给我们的最后记忆。期望明年再来一睹全新的“锁龙桥”的风采!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