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安吉人文

高僧“三怕”

  怕见“大人”

  尤默君在《追忆弘一法师》一文中,讲当年弘一到衢州时,“最不喜接见的是官僚市绅。”其时,衢州某团长慕名往访,三访三拒,他很生气,说弘一瞧不起武人。“事闻于法师,有人劝他还是一见。他说这位团长无非想要我一张字,那我就赠给他一帧佛号,烦你转交吧。”结果那位拥兵自重的团长终不能得见法师。字可以送一幅,但人还是不见,弘一并不是全然不给对方面子。

  弘一曾在温州庆福寺闭关。期间,瓯海道尹张宗祥前来拜望。弘一不肯见,他的师傅寂山拿着张的名片代为求情。弘一垂泪道:“师父慈悲,弟子出家,非谋衣食,纯为了生死大事,妻子亦均抛弃,况朋友乎?乞婉言告以抱病不见客可也。”张无奈扫兴而归。

  释传实《随侍弘公日记一页》记录了两件事。1937年初,弘一在厦门南普陀寺驻锡。厦门大学派人请法师到厦大开示佛法,被他拒绝。弘一对释传实说:“余生平对于官人,及大有名称之人,并不敢共其热闹亲好,怕堕名闻利养故,又防于外人讥我趋名利也。”同年,弘一到青岛,青岛市长设斋欢迎他。法师征引北宋惟正禅师偈句辞之:“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士筵中甚不宜。”

  抗战时,郁达夫在南闽拜访过弘一法师。他后来撰文说:“现在中国的法师,严守戒律,注意于‘行’,就是注意于‘律’的和尚,从我所认识的许多出家人中间算起来,总要推弘一法师为第一。”从其对达官贵人的避犹不及,可见一斑。

  流沙河有名联“偶有文章娱小我,独无兴趣见大人”,那是文人的孤芳自赏。“国士筵中甚不宜”,则多显高僧在社交上不趋名利、不赶热闹的自律。

  怕享“特供”

  出家后的弘一法师,在僧俗两界都有很高声望,生前就备受尊重。他一衲一钵,云游四方,每到一处皆受礼遇。然不管到了哪里,弘一总是要求对方将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和尚对待,不搞“特殊化”,在日常生活上更怕享“特供”。

  在青岛湛山寺,弘一拒绝住在寺中特意为其预备的上等房间,而是住到普通宿舍中。到该寺第一天,寺中做好4个菜送进其寮房,结果他没动一筷子。撤下再送,还是没动;第三次送去两个菜,还是不吃。最后,寺里只好送去一碗众僧人吃的普通菜。弘一问寺中大众是不是都吃这个,如不是,还是请拿回去。来人回答是,他这才用餐。

  弘一到厦门南普陀寺后,寺里请他住到环境优美、条件舒适的兜率陀院,他拒绝入住。后经再三劝请,他虽勉强同意入住,但申明待遇要与众僧相同,决不能有丝毫的特殊。院中桃树所结果子成熟时,寺里给他送来几个上好的桃子,但法师拒绝接受,坚持所有果子需统一分配,自己决不能有例外享受。

  有些名人把享受“特供”作为自我身价的标志,在接待方面如不给予“特殊照顾”,轻则面有愠色,重则“摔炉子”。相比于弘一的怕享“特供”,境界上判若虹泥。

  怕伤活物

  某日,弘一到丰子恺家。法师就坐时先轻摇藤椅,再慢慢坐下。丰问何故,法师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动,突然坐下去,要把他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护生之心,细微如此。

  丰子恺画《护生画集》(初名《戒杀画集》,弘一将“戒杀”改为“护生”),弘一嘱咐弟子“画集应是通俗的艺术品,应以柔美的音调,让阅者生发凄凉悲悯的感想”。法师曾在船上看到一只老鸭被关在笼子里。据鸭主人说此鸭是送给乡间病者的。弘一听后,表示愿用三金赎之。于是,老鸭随法师一同下船。事后,弘一特意让丰子恺绘此老鸭,并收入《护生画集》。弘一为此画题词:“罪恶第一为杀,天地大德曰生。老鸭札札,延颈哀鸣;我为赎归,畜于灵囿。功德回施群生,愿悉无病长寿。”

  据夏丏尊回忆:弘一因不满坊间普通的活字字模,“因发愿特写字模一通,制成大小活字,以印佛经。”他曾依字典部首逐一书写,聚精会神,日作数十字,偏正肥瘦大小稍不当意,即易之。期月后书至刀部,忽中止。问其故,则曰:刀部之字,多有杀伤意,不忍下笔耳。其悲悯恻隐,有如此者。”

  高僧之“怕”,心存戒惧,多具高迈、清远、慈悲之境界,非俗人可及。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