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安吉人文

聊借画图怡倦眼

  1934年冬,鲁迅在《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中写到:“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既表露了“共艰危”的夫妻情,又体现了双方对美术欣赏的共鸣。鲁迅一生涉略广博,少年时即十分喜爱民间美术,后来对汉碑汉画有精深研究,并对版画、木刻等颇为关注。从鲁迅日记“书账”中,可知他生前买过大量画册等美术类出版物。《鲁迅藏画欣赏》(李允经著)对此多有细叙。

  鲁迅在给母亲的家书中曾说:“卖文为活,和别的职业不同,工作的时间总不能每天一定……一忙就夜里不能多睡觉,而且就是不写的时侯,也不免在想想,很容易疲劳的。”而“聊借画图怡倦眼”,不妨说是大先生摆脱“疲劳”、调剂精神的惯常之举。不过,鲁迅毕竟是鲁迅。他和美术的关系并不停留在“怡倦眼”的消遣层面。有论者誉其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拓荒者”。而“现代画家中最为景仰鲁迅的人”——张汀(后继者是陈丹青),说鲁迅是“没有画过画的画家”。

  不少非美术专业的文化人,工作之余把赏画作为日常精神享受。以前的传统文人清晨起来常做两件事,一是扫地,二是挂字画。挂字画有讲究,要考虑当天会来什么客人,其欣赏口味如何,以选择合适的字画。故此举不能让他人代劳。王稼句编过《中国现代名家读画美文》,“名家”们在“怡倦眼”的同时,“聊借画图”说文化、讲美学、谈艺术,怡然自得。

  老舍是一个“不染丹青谙丹青”的“画儿迷”,一见到好画就两眼发亮。平生爱观画、买画,藏画,爱结交画家朋友、爱看画展、爱发表观画感。他不但是画家的知音、诤友,而且是一位高水平的美术鉴赏家,被誉为“当代文坛上最懂画的文人”。

  在《胡絜青自述》中说:“我有一个好家庭,丈夫一辈子从事写作,虽然他自己的作画水平不及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却偏偏天生地有一双鉴赏家的眼力,评论起来头头是道,加上为人热情,喜好交结画家,家中常画家如云,墙上好画常换,满壁生辉。”老舍有一大批堪称名家大师的画家朋友,其藏画甚富,且品位很高。家中客厅西墙是他挂画的主阵地,被称为“老舍画墙”。每当到老舍家作客,观画是必修课,也是来客公认的大乐趣。如谈得投机,老舍还会从壁橱里取出更多的画来展示,边欣赏边讲解。赏画不仅令这位的“人民艺术家”“怡倦眼”,也增进了其综合艺术修养。

  年轻时留学法国学过绘画的女教授苏雪林,在抗战时写的《山窗读画记》中说:“像长年干着粉笔黑板营生的我们,生活当然很枯燥,非有相当娱乐调剂不可。但樗蒲我不懂,酒食征逐嫌烦,看电影怕渡江,拍球野游,又不能常得伴,求其独乐之道,只有音乐和绘画了……绘画我虽然不大会,高兴时也喜欢涂抹几笔,所以我的书架上除了许多书本以外,还有十来册珂罗版印的近代名家精品。”苏雪林是大号“反鲁”分子,但在“聊借画图怡倦眼”这一点上,她和鲁迅并无二致。

  2008年,中国收藏界首次评选十大年度人物,入选者中有三位文化人——文怀沙、冯骥才、张贤亮。而“聊借画图怡倦眼”,不必意在收藏。家有名家字画固可生辉(或生财),但这种“奢侈”可遇不可求。如今印刷技术发展迅猛,书画集大多印制精良。择而赏之,“倦眼”多“怡”,也算是“为革命保护视力,做眼保健操”。

  有雅人自诩每天必做三件事(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曲音乐)。昌硕故里——安吉是书画之乡,常有各种书画展,本地民众不乏“怡倦眼”的机会。笔者是美术圈外人,然不时赶到省城看有关美展,被朋友戏称为中老年“美男子”——爱观赏美术的油腻男。身为60后,小时候喜欢看“小人书”(连环画),那是“聊借画图怡童心”。而今马齿徒增,眼力渐衰,读书的劲头大不如从前,想看的书也越来越少,而“聊借画图怡倦眼”,不亦乐乎?只是当下很多“著名书画家”的作品,让人看了“眼睛疼”……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