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社会新闻

祝和春:遇见立体竹编 热爱从未停歇

  浙江在线-安吉新闻网10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卓树理)用竹篾编立体字,是溪龙乡徐村湾村民祝和春的拿手绝活。因为身体比较瘦弱,初中毕业那年,父母给祝和春找了门篾匠的手艺。从那时起到现在的42年时间里,他从没停止过对竹编的热爱。

  竹编制作细分起来有七十几道工序,包含刮节、破竹、钩条、分条、起层、分丝、过剑门等等,之后篾条还要经过高温、染色和晾干处理,才能用于编织。

  “学徒时期,手经常被竹篾划出一道道口子,流血了也不敢吭声,担心师父觉得我们吃不了苦,不愿把真本事教给我们。”祝和春的师父一共带了七名徒弟,祝和春排行老四。因为机灵且能吃苦,祝和春颇得师父喜欢,并得以学到立体竹编的独门手艺。

  “立体竹编是我的兴趣爱好所在,那时候白天忙着做活,晚上夜深人静时,才有时间沉下心来琢磨。”祝和春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篾匠颇为吃香,技术好的手艺人会被请去百姓家中编制竹篓、箩筐、簸箕等农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塑料制品开始大行其道,篾匠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曾以此为生的手艺人相继改行另谋出路。祝和春也曾彷徨迷茫,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当初没人请我们上门,我就自己开了一家竹器店,这样维持了几年。”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祝和春也不曾将立体竹编的技艺荒废。

  1999年,祝和春萌生了做一个立体竹编世界之最的念头。于是,他不顾周围人异样的眼光,筹借了6000元购买材料,并付诸行动。

  “当初找场地就用了好几个月时间,因为这个场地既要能容纳一幅高5米,宽5.4米的立体‘龙’字匾,还要方便搬运,一般的门没有这么大。”说起20年前的这段经历,祝和春仍历历在目。“当时找了很多地方都不满意,最后才在鞍山村找到了一处废弃厂房。厂房外面草长得比人还高,屋子里还有老鼠和蛇。但我很高兴,因为做立体竹编就需要安静的环境,只有静下来才能创造美好的作品。”

  整整4个月时间,祝和春每天早晨5点投入编制,晚上十一二点才歇息。

  “老爸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家里的事他都不管不顾,一日三餐还是我骑自行车给他送去的。”在儿子祝永辉的印象中,父亲是个十足的“工作狂”。

  最终,“龙”字匾获得了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荣誉的到来,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祝和春”这个名字。

  “作为一名手艺人,如果只想着作品做出来能卖多少钱,那他永远只会停留在这个阶段,不会有进步。当初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我是想将自己的手艺展示给大家,让更多人认识、了解立体竹编。所以当作品完成后,我觉得很快乐、很满足。”

  这几年,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的祝和春,时常出现在校园和景区。通过非遗展的形式,他让传统的竹编技艺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视线中。

  “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我没想到他们竟对竹编这么感兴趣。有个小朋友一连问了我好多问题,他说爷爷,竹篾是怎么来的,它为什么这么软……”

  由祝和春传授非遗小组的学生们技艺,然后再由这些孩子,把竹编教给其他感兴趣的同学,非遗文化的种子就这样在校园里遍地发芽。天荒坪小学非遗小组的葛政阳小朋友,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接触竹编,现在他已学会了用竹篾编小鸟。

  “我把自己编好的小鸟拿给同学们看,他们都很想要,还让我多编几只送给他们。”葛政阳得意地说道。

  更让祝和春觉得欣慰的是,如今儿子和儿媳也开始钻研起了竹编这门手艺。现在祝和春的手工作坊生产各式各样的灯具,以及时尚漂亮的箱包和精致的竹编小物件。竹编技艺在祝和春的手中,走出了一条发展与继承的新路。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祝和春还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编织了一张伟人毛泽东的画像,以此表达心中的敬意。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