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安吉人文

吃相面面观

  这世上如真有啥事“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大概只有吃饭了。而吃的形式——吃相,乃饮食文化应有之义。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对吃相的行为规范,《论语》中有“食不语”。吃是一种牙、舌和脸部肌肉的联合行动,说同样是口舌运动。食而语之,影响咀嚼又影响发音,赔了夫人又折兵。

  古书中写吃相,最难忘《鸿门宴》中樊哙的英武表演。当他得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时,“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当项王“赐之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又“赐之彘肩(猪肘子)”时,“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在性命交关的时刻,吃得如此豪爽,难怪西楚霸王先后两次呼其为“壮士”。他如换一种娘娘腔的吃法,让项羽看了不顺眼,那么,沛公的小命恐怕就在鸿门宴上呜乎了。

  阿城在《棋王》中有对吃相的精彩描绘。他(王一生)“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也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吃完以后,他把两根筷子舔了,拿水把饭盒充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抵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吃得如此虔诚和一丝不苟,令人感喟。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倘若人追求事业,类似于在饥饿状态下追求食物,何事不成?

  古希腊哲人说:“一个人只要吃饱了,那是富是贫就毫无关系了。”有人说在吃相、睡相、坐相“三相”中,吃相最要紧,这恐怕是饱汉之论。《红楼梦》里妙玉“一杯是品,两杯是喝,三杯便是牛饮”的高论,不能说给饥渴难耐的人听,所谓“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的老婆子的辛酸”(鲁迅)。

  “青灯煨芋话桑麻”,颇为闲适。“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多现旷达。“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此乐非俗人能解。池莉在某文中说,吃自助餐时,她见到有些著名作家大盘拿菜,高堆满上,杯盘狼藉,感叹:“见不得如此贪馋相,饭后我是连此人的作品都不会再看得上了。”池莉有小说《有了快感你就喊》,咋看不惯人家“有了胃口就大吃”?朋友笑我在酒桌上的吃相:“哪里像一个‘高知’。”

  吃相颇能体现自然人的本真面目。林语堂说:“饥饿这本能不像性的本能那样受禁例与社会戒律的妨碍,同时,一般地来说,吃没有发生什么道德上的问题,这是一桩很幸运的事。人类在吃的方面的矫揉造作,比性的方面的矫揉造作少得多。”从吃相中常可看出人的个性和作风。《水浒》里的好汉常说:“店家,切两斤牛肉打一壶酒。”电影《红高粱》中姜文扮演的“我爷爷”,在小酒店里大啃一只硕大无朋的牛头。大概只有高吼“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的汉子,才有如此豪举。刘姥姥进大观园时自嘲:“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吃相固然难看,但胃口之好,抵得上一打林黛玉。

  吃相还折射了不同国家或民族的饮食文化。林语堂说:“在欧洲,法国人和英国人各自代表了一种不同的饮食观。法国人是放开肚皮大吃,英国人是心中略有几分愧意地吃。而中国的美食家在饱口腹方面则倾向于法国人的态度。”俺山东人煎饼卷大葱,满口大嚼才得其真味,可谓“大写意”。而江南人吃小馄饨,像是工笔画。

  “餐桌上的文明”当包括个人吃相,这可视为有教养的表现。小孩在饭桌上弄出扰人的咀嚼声,会遭到大人斥责。不过,梁实秋有通达之见:“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饥来吃饭,取其充饥,管什么吃相。”他还说:“人生贵适意,在环境许可的时候是不妨稍微放肆一点。吃饭而能充分享受,没有什么太多礼法的约束,细嚼慢咽,或风卷残云,均无不可。”阿城在《棋王》里,写知青们把“麦乳精冲成稀稀的六碗,喝得满屋喉咙响”。众喉齐鸣,堪比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的《欢乐颂》。

  “衣食足而后知礼仪”,吃相亦然。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