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社会新闻

电气化发展的安吉: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电力检修

  浙江在线-安吉新闻网10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林泽宇)打开开关,泵站启动,清水源源不断灌溉茶园。看着眼前景象,溪龙乡黄杜村村委会主任钟玉英笑容满溢。她还记得村里使用裸露农用线路时的情形,村民们拉几根线路接到茶园农用房,100多户仅用一个电表、8个变压器,供电既不安全也不稳定。

  改革开放前夕,黄杜村才通上电。40多年前,村里靠着贤家山区块的小水电站发电,电力负荷仅能保障一两公里范围,再远些,灯光就会发黑发暗。那时,村民为了省钱,客厅只安一个电灯,一家人吃饭、看书全靠它。

  20世纪70年代末,黄杜村拉起了农用裸导线,为了节省资金,村里把一根线筋拆成两根用,架线低矮的木制电杆有近百个,“空中蜘蛛网”由此逐渐形成。“虽然通电了,但用好电的问题还是没得到解决,以前我在村里放露天电影也时常断电。”今年60岁的村民陆勤华有22年的放映经历,16年前他成为国网安吉供电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见证了村庄乃至安吉电气化发展的蝶变。

  1993年,我县开始全面改造农村电网布局,整理农村低压线路。期间,建成了用电标准、合格村114个,配有110千伏变电所1座、35千伏变电所7座、10千伏以上线路35条,平均每1.8个乡镇有一座变电所,供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在老陆看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村里的灯火多了,家家户户的电器也多了,但基本没有停电、断电现象。

  好景不长。2003年开始,黄杜村开始大规模引种白茶苗。农忙时节,400多亩茶苗种植基地一天要浇三四道水,因为农用裸导线、村民接电不规范等问题,线路跳闸频繁。到了采茶季,村里的用电负荷远不能满足炒茶加工需求。村民们说,几分钟断一次电是常有的事。

  方思亮,有22年的电力工作经历,现在是黄杜村台区经理。他记得,过去采茶季,变电所工作人员都不能回家,大家搭个帐篷、铺张席子在线杆下睡觉,因为几分钟一次的断电,需要他们不间断地摸排问题、维修设备。“当时的农用线,不仅裸露也没有保护器和开关,维修过程总是伴随着风险。”回忆过往,他仍心有余悸。

  2006年,国网安吉供电公司按照“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启动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公司,年均投入7792万元用于电网改造升级。两年后的2008年,我县成功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县。也是在那一年,我县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对电网线路提出“线杆融景、变台为景”的目标,对旅游重点村和农民新村实施线路入地、配变园林化布局,大面积使用绝缘线、集束线,建成绝缘化台区1989个;去年底,电网发展到两个220千伏变主供电,变电容量从105.4兆伏安增长到1908兆伏安,全社会用电量达29.22亿度。“一系列项目推进,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用电,也让我县电气化发展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型。”国网安吉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黄杜村同样受益于此。杂乱无章的木制电杆被标准电杆取而代之;1.5公里的农用线路实现入地,“空中蜘蛛网”现象得到全面整治;变压器从8台增加到31台,总配电量可达10000千伏安,保障村民炒茶加工绰绰有余……“我们村还成为美丽乡村配电网建设的试点村,家家户户接上了电表,美丽乡村的‘颜值’也由此提升。”钟玉英说。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