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安吉人文

牛堤蝶变

  夜幕渐渐降临,安吉西苕溪水面清风送爽,两岸美丽巍峨的景观道上,见面的都是乡里乡亲,他们与城里人一样:悠闲、健步、谈心。

  我与家人几次回家乡时,都是驾车在半路上下来,心往之,窃喜之,很想寻觅此地的往昔记忆。

  而此时,恰常常被那里的乡里乡亲们撞个满怀,喜出望外。就在这样的景观道上,与乡亲们有说不完的话题。

  那天傍晚,我们的车穿越了递孝公路,驶过了丰食溪王母山大桥,在北面的路旁找了位置泊了车。便径直朝西苕溪景观道往梅园大桥的方向步行。当时下车,隐约见到浮玉大道一把休闲椅上,坐有一对老年夫妇,悠闲地摇着蒲扇纳凉。相距甚远,他俩的脸部尚不清晰,就没有想到他们也是乡下的邻友。当我和家人折返途中,恰巧在景观道上又遇见了他们。男的高兴地对我说:“真的是你们啊,你从车上下来时,我还没有认出你。当你转过身走向河边时,我就和老婆说,这个人走路的样子好像是你。”

  多年来很少见到的乡亲,却在夜幕光线昏暗时分认了出来,真让我深深感动。一个人的美好记忆,如同于漫长的岁月里打上了情结,是那么的难以忘却。

  这缘于那时,父亲、母亲和我,与乡亲们的朝夕相处,睦邻友好。现在想来,留给彼此的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啊。

  就是这条倚着西苕溪筑就的景观大道,不!它不仅仅于此,还是一道百年大计、坚不可摧的防洪大堤!

  政府这样的投资建设,不仅疏浚河道,拦坝储水,还能防涝抗旱,我认为是做了件历史性的破天荒大事,完完全全让普遍大众得益。

  不然,怎会也悄悄地吸引着我们的脚步呢?

  有人说,常回忆过去,说明一个人已近老了。我说不然,能记忆往日的悲与喜,苦和乐的人,充满对生活的乐观与向往,一定是拥有了一颗年轻人的心。

  就在这条“景观”与“防洪”双重意义的堤坝上,让我触景生情,激活对年轻乃至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

  记得,王母山大桥上游至梅园大桥下游之间,在我的印象中是一段漫长的距离,那时没有像样的路,更没有现在的车。是一条顺着西苕溪走向,弯弯曲曲、扑朔迷离的荒野之路,步履维艰,路就觉得远了。

  王母山大桥,还是近几年建造的,而那时梅园桥还没有建,靠摆渡通往南北两岸的。

  古老的西苕溪从西往东一直延伸,最终注入太湖。

  我最熟悉王母山至梅园桥靠北侧的那段“老堤”。当年,这段老堤,是靠一代代农民用泥土夯筑起来的。老堤的底座很宽,上沿窄小,高有四五米,没有一处是用石块垒砌的。所以,抵抗洪水侵蚀的能力很弱,早些年难免会多处出现溃堤险象。

  我小时候经常与伙伴们途经这里,沿着老堤和溪边放牛、玩耍。沿途中有叫“黄土桥”的地名,但我没有见到过有什么桥,更没有横跨西苕溪的桥。可能历史上曾经有过其它的桥,前辈们一直口口相传至今吧。

  靠王母山大桥附近的一段溪流,叫“蚌河塘”。这里的人们把溪流称之为“塘”,我后来才悟之:它不像一般的溪流河床透亮清浅,以及河滩鹅卵石遍地,流经的水流跳跃着水花让人喜欢。但,这里弯道连环,地形复杂,受常年的湍水冲涮,河床里出现了一个个深浅不一的深水潭穴,还会有接连不断的大小漩涡呈现。“蚌河塘”形似水乡内河里的池塘,有些地方看上去深不见底。所以,这里险象环生,我和小伙伴们不敢涉足“蚌河塘”,生怕凶多吉少。

  这条防洪老堤,那时走得最多的就是耕牛,我们称之为“牛路”。这条牛路,坡上坡下长满茅草、荆棘和各种乡土树种,如枫扬、乌桕、梧桐等。

  就在这条牛路上,有一次,几个顽皮的放牛娃建议来一场“站立牛背”的比赛,用这种“策牛”的手段,看谁先抵达放牧地。我没有他们的胆子大,更没有站立于牛背上的娴熟本领,万不得已,只能强充好汉。可是,经不起耕牛的几下子猛跑狂癫,我就从光溜溜的牛背上翻落下来,摔得不轻,也后悔莫及。

  紧贴着“牛堤”的外侧,有一条灌溉农田的水沟。经年流水断断续续,杂草丛生,常有水蛇、乌梢蛇、野兔、鹁鸪、稻鸡出没。沟边的嫩草很讨耕牛喜欢,于是在牛脚印留下的水汪荡里,还会繁衍出许多青蛙小蝌蚪。那次,我“站立牛背”滚落时,直接跌进了这条水沟,弄得浑身湿透。

  小水沟与西苕溪连接的又是一片片田地,生产队里常年种植水稻、大小麦、油菜、番薯、玉米、葵花、花生和紫云英等农作物。这里的土地肥沃,土壤松软,排水特别通畅。可说是,在这里种上什么植物,都会获得大丰收。

  可是,一旦遭遇狂风暴雨和台风侵袭,上游下来的洪水就像脱缰的野马,东突西撞。沿岸的田地,脆弱得像一条条被撕去花色的毯子一样,一层层、一条条,被无情地剥离开来,又迅速滑进了汹涌的波涛之中。

  每一次的洪水肆虐,都会吞噬大批良田。土地面积一年比一年减少了,却让西苕溪的河面一次次变得宽泛了。

  后来,县里、公社也迅速下达了指示。采取了措施,村里队里都有了任务。分线、分段、分时间,集中向最危险的河岸垒抛山石,以抗击洪水的再次侵蚀,全力保护好良田。

  但是,尽管如此,那些零打碎敲、头痛医头的短期行为,还是没有真正解决西苕溪的各种顽症。

  如今,让昔日的“牛路”斗堤,变成了景观大道,是近年西苕溪沿线“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的重大成果。

  我后来,又从塘浦乌象坝大桥下游与西苕溪大桥上游的一带看到,那里的民众称之“洋埂”的一片“洼地”,还建成了“乌象坝湿地公园”。除此之外,安吉西苕溪下游的不少低洼地区,连年遭受水淹的困境也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喜看西苕溪,实现了“生态绿廊”和“护堤壁垒”的两大跨越!

  我在想,让“牛堤”蝶变,西苕溪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