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安吉人文

洋埂——老塘浦的地标 新塘浦的名片

  想去塘浦和曾经去过塘浦的人,当他们一踏上或再次踏上这片热土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一定要到洋埂上去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洋埂几经风雨、巍然屹立的雄姿,看一看鱼翔浅底、曾经百筏争流的塘浦港。

  洋埂,好奇怪的名字,一直以来就很少有人问起、探究,它为什么叫洋埂?就连陪伴它生活一辈子的老塘浦人也少有人知晓。其中包括我和我的小伙伴,觉得好像这与父母给自己子女起名字一样,高兴叫什么就叫什么。现在细想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大有讲究。

  过去有个习惯,往往把外国人和外国人生产的物品戴上一顶“洋”字的帽子。把外国人叫做“洋人”,把火柴叫做“洋火”,把煤油叫做“洋油”,把缝纫机叫做“洋机”……听起来这跟为什么叫洋埂八杆子打不着。其实不然,因为这条河埂是用水泥浇铸成的,水泥过去叫洋灰,既然是洋灰浇铸,洋埂的名字由此一直传承至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外地人看完洋埂就会迫不及待追问:洋埂建于何年?何人经手建造?很多塘浦本地人都答不上来,就连世居洋埂的临水人家也是一头雾水。

  为了配合“清水入湖”工程,社区准备在塘浦筹建西苕溪水上文化驿站,而洋埂的前世今生对塘浦历史文化尤为重要。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知情人周定松老先生。老先生说,洋埂建于民国五年前后,是由他爷爷牵头。他爷爷是清朝的一位贡生,且是贡生中的佼佼者,叫拔贡。当地人都称他拔贡老爷,时任孝丰县教育局长。当时西苕溪连年大水,有时一年好几次。听我父亲说,本来的塘浦老街很长,有近华里,现在仅存的老街只有过去的四分之一,另外的四分之三都被洪水冲走,都在河中心了。拔贡老爷的住宅叫“梅园”,就坐落在今洋埂南五丈左右的地方,考虑到连年似猛兽的洪水,说不定哪天就冲毁了“梅园”,这也是拔贡老爷不愿想也不敢想的事。因此,拔贡老爷连忙联络当地乡绅和名流,联名向县里报告灾情,再由县向省申报,恳请修埂。后经省里核准直接拨款派人建造。

  洋埂建造历时三年,历尽艰辛。一是西苕溪几乎无枯水期,排水是关键,必须争分夺秒抢时间。二是埂脚挖得深,工程才会牢固,因此抽水是个大问题。那时无抽水机,全靠农用水车抽水。这种水车现在农村里基本看不到了,偶尔电视里会有看到。水车完全用人工脚踩,有二人车、四人车,最大的是八人车,点香计时,一炷香一个班。换人不换车,日夜不停地抽水。三是运输困难,无汽车,连双轮车、独轮车都没有,全靠肩挑背扛,大众物件用尖头船从湖州运来。

  由于设备落后,西苕溪水势无常,工程时建时毁。几经周折,终因耗时太长,资金不足,原定洋埂修到乌象坝的计划落空,洋埂自塘浦老街修至“梅园”下端拐了两个弯就停了下来。

  “梅园”下端,住着我小学同学梅根晰、梅伯晰、邬根毫三家,叫“梅家”,他们屋后三丈就是西苕溪,是从塘浦老街到乌象坝、到石家塘、到塘浦小学必经之路。六十年代的一场洪水,“梅家”全部被冲毁。因为“梅家”位于“梅园”下端,不在洋埂庇护范围内,故遭此厄运。事后,当时的公社、大队吸取教训,把河对岸的康山石山头的半座山炸开,发动群众把山石运到“梅园”下端,沿河抛筑至乌象坝。又沿洋埂从塘浦老街到乌象坝建成一条高一米、宽两米的土埂,才形成如今的防洪堤坝。

  青山隐隐水迢迢。站在洋埂上远眺,康山如黛,翠竹似烟,西苕溪从康山脚下缓缓注入塘浦港,碧波荡漾。带着河里的水汽,凉凉的,润润的,这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张大嘴巴呼吸,顿时神清气爽。

  洋埂因水而雄伟挺拔,水因洋埂而款款向东。洋埂和水相互依偎,相得益彰。一百多年来,几经风雨,沧海桑田。塘浦能这样美好,洋埂功不可没。塘浦因洋埂而名声远播,因洋埂而福祉绵绵。

  洋埂是老塘浦的地标,更是新塘浦的名片。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