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安吉人文

人文地名:一串串穿越过往的秘钥

  在众多的地名中,有一类地名与安吉历史上诞生的名人、发生的事件及普遍流行的传说相关,它们或是土生土长的,或是异地嫁接的;这些赋含人文因子的地名,其文化色彩更加鲜活与饱满,是镶嵌在安吉大地上一张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保护这些地名符号,讲好这些地名故事,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与朱氏将门相关的地名

  三国时期,丹阳郡故鄣县(安吉县前身)诞生了朱治、朱然、朱绩三位东吴朝廷重臣,他们为孙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朱然“攻彝陵”、“擒关羽”、“守江陵”、“战柤中”等英勇事迹深得皇帝孙权的高度赞赏,被封为左大司马、右将军,成为吴国的最高军事统帅。朱然,是安吉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时代最早、官阶最高的人物。

  经过1700多年的岁月变迁,大浪淘沙后,朱氏将门留在故里的资源越来越少,故事渐行渐远,仅存的数处千年未变的历史地名,成为人们记忆和寻觅名人踪迹的珍贵线索。

  通过调查得知,目前安吉境内仍传承着与朱氏将门相关的地名有“三官”、“朱墓山”、“蚂蟥岭”、“隐将”、“诸士岭”等五处,其中“蚂蟥岭”、“诸士岭”因为谐音而改名。

  三官,三国时期这里的望族朱氏一门出了三位朝廷命官,故名。位于递铺街道西北五公里,即今三官村。

  朱墓山,位于三官村北,为朱氏家族墓地。通过文物调查,古墓遗存与时代基本吻合。

  蚂蟥岭,从“马亡岭”谐音所致,位于三官村西侧,越山岭为青龙村。相传朱治晚年荣归故里后,仍担负着剿抚山越(山贼)之重任。一日,朱治骑马经过此地,跟随其多年征战沙场的心爱之马不堪劳累而亡,地名由此产生。

  隐将,位于梅溪镇铜山村。相传朱治次子,偏将军朱才晚年隐居于此而得名。

  诸士岭,从“朱墓岭”谐音而来,位于隐将北面。相传是朱才埋葬之地。

  与杨家将抗辽相关的地名

  在安吉鄣吴、天子湖、梅溪等地,民间流传着众多关于杨家将的故事,并在地名中得以反映。然通过对中国战争史及安吉历史的分析与考证,北宋时期杨家将抗辽的事迹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北,即杨家将是没有跨过长江以南地区的。那么,安吉民间为何相传着这些故事呢?笔者认为这很可能与移民文化有关。太平天国战争造成安吉人口骤减,地荒室空。而后,清政府实行“招徕垦殖”政策,大量移民从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等地迁徙而来,他们客居异地,将原籍地文化在此传播,并融入当地的生活环境,因为这些传统文化已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尽管地点发生了改变,但文脉依旧延续。

  位于天子湖镇良村西面,良村至受荣085乡道北侧,有一个叫“落马坎”的自然村落,在其周边有“杨家坞”(原名“杨家寨”)、“青山坞”(原建有“三郎庙”)、“三溪桥”(原名“三郎桥”)等地名。相传北宋末年,杨家将中的杨三郎屯兵于杨家寨,在遭到元兵偷袭时慌忙拔寨,被一条河流阻挡,杨三郎毅然下马,用身躯横卧河上作人桥让部队通过。由于过人太多,体力不支,无法起身,被追上来的元兵活活地踏进河中。

  当地老百姓被杨三郎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为其建庙塑金身。文武官员经过此地,都要停轿下马,烧香磕头。久而久之,埋葬杨三郎的六青冲被改名为“落马坎”。

  鄣吴镇上吴村的“杨败坞”,天子湖镇乌泥坑村的“大小回车岭”,天子湖镇的“良朋”(原名“杨败头”),梅溪镇马村村的“杨家滩”和孝丰镇赤坞村的“大小王山”等,这些地名都蕴含着杨家将抗辽的故事。

  与岳家军抗金相关的地名

  《宋史》记载:南宋建炎三年(1129)秋,金兵第三次南侵。十一月,金兀术率十万军马从建康(今南京)经溧阳、溧水、广德、安吉,直扑临安(今杭州),意图一举歼灭南宋王朝。十二月,金兵陷广德军,岳飞率八百将士,尾随跟踪,孤军深入广德境内,要击金兵,擒大将王权,俘签军首领四十余人,斩人头一千二百一十六级,重挫金兵,取得了六战六捷的胜利,一举扭转了抗金战场一败再败的被动局面。

  安吉作为金兵南侵的必经之地,与广德一样,成为岳家军抗金的主要活动区域。通过调查发现,境内遗留与岳家军抗金相关的地名多达50多处,是安吉历史地名中的最大类,它们主要分布在境内的天目山东、西两支山脉和县城递铺周边。由于其数量多,内涵丰富,现择取代表性地名以予了解。

  独松关,位于递铺街道双溪口村关上自然村独松岭北侧山脚。清同治版《安吉县志》载:“独松关,宋建炎间(1127~1130)兵起,垒石为关,名曰‘独松关’。”

  《宋史》记载:宋建炎三年(1129),北方女真族完颜宗弼任金大将(金兀术),统兵南下偷袭独松关时,在穿过仅容一人单骑可行的独松关后,被这里的险要地势吓出一身冷汗,不禁惊叹曰:“南朝可谓无人也,若遣羸兵数百守之,吾岂能飞渡哉?”可见此关之险要。

  寨岳,位于杭垓镇和村村东面的西溪南岸,现赋石水库库尾。相传,岳飞率领的岳家军曾经在此安营扎寨。在寨岳附近,有“苦岭关”、“岳飞桥”、“更鼓台”、“走马”、“六亩冲(原名“下马冲”)”等地名,相传都与岳家军驻扎寨岳时开展的抗金活动有关。

  借粮村,位于杭垓镇桐杭村北。当地人传说,当年岳家军在西乡一带抗金时,曾向这个村庄的老百姓借过军粮。后来,岳家军就将借来的粮食存放到了与此相近的储安岭(现松坑村境内)。

  屯兵,位于县城云鸿西路云鸿桥西端(今美颂广场)。据传,岳家军与金兵在递铺附近对垒,岳部屯兵于此。屯兵周边原有“菜秧地”、“下沙滩”、“上沙滩”、“吊马墩”、“将军庙”、“百墩上”等小地名。据介绍,“菜秧地”是岳家军种菜的地方,“上下沙滩”是其开垦的旱地,“水口”是放牧之地,“官舍”是岳家军中下级军官居住处,“将军庙”和“百墩上”是岳家军一位将领的纪念地和埋葬地,“吊马墩”是集中关马的地方。

  与康王逃难相关的地名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因其曾经被封为康王,民间惯以“康王”称之。宋钦宗末年,金兀术统兵南下,渡过黄河,捉去钦徽二帝,越过长江,想并吞大宋江山。新君康王一路南逃,直至东海瓢泼。由此,在浙江北部地区流传着众多的“康王逃难”的民间故事。

  “康王逃难”是否到过安吉,史料未有记载,但金兵第三次南侵经过安吉,《宋史》有明确记录。因此,安吉境内有与“康王逃难”相关的地名留存,并非是空穴来风。

  从西支山脉的“铜铜坞”到东支山脉的“黄沟岭”,从县境中部的“康山”到县境东部的“横路”,从“回峰岭”和“欢喜岭”的来历到白马岭古道的命名,无不渗透着“康王逃难”的传说故事。

  位于递铺街道康山村北的“康山”,原名“乌龙山”。相传,康王逃难来此避祸后改为今名。

  关于上墅乡龙王村“回峰岭”与“欢喜岭”的来历,相传也与“康王逃难”有关。一日,康王逃难于此,只见眼前有二条山路,一条狭窄而荒芜,一条宽阔而干净。大家都认为走狭窄荒芜的这条路容易被敌人识破,就选择了另一条路上山。可未曾想到,刚爬到半山腰,探子来报山上有埋伏。康王一行赶紧调头,从狭窄荒芜的小路一口气爬到山顶,没有发现追兵,康王叹道:“峰回路转我心欢喜矣!”

  相传天荒坪镇横路村,原名叫“皇路”,是康王逃难并躲过一劫的村落。

  与刘伯温破风水相关的地名

  “万苦岭”、“狗死岭”、“湖头村”、“天子岗”、“点灯山”、“百步岭”……这些普通的地名却与一个在我国境内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有关,那就是“刘伯温破风水”。刘伯温何许人也,竟有如此大的能量?

  刘伯温,为明代开国元勋。相传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于易卦,能知过去未来,平生遭遇异于常人。为官体恤民苦,处事刚直不阿,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正因如此,刘伯温已从一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上升到被普通老百姓公认为能掐会算、具有保驾护国超能力的神了。

  位于西苕溪岸边溪龙乡徐村湾的“点灯山”,当地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日,刘伯温乘船来到安吉,察看地形后发现此山是一块风水宝地,如不破解,将来朝廷有难。他掐指一算,只有将战马放养于此,才能镇住这里。于是,就从京城调来了五匹骏马镇守此地。由于马儿认生,到处乱跑乱叫,刘伯温就把它们关在马棚里,并在马棚里点上一盏灯。晚上,马只要见灯亮着,就不会到处乱跑。于是乎,“点灯山”之名由此而来。

  狗死岭,位于天荒坪镇港口村阔里东面的山林中。传说这里有龙脉之象,连风水大师刘伯温也无法解破,只能请当地的民间高手,用白狗的血洒在山脉上来镇住龙气。事毕,刘伯温为保住自己的名声,将这位民间风水先生给杀了,当然也给了其家人一大笔钱。

  关于孝丰镇溪南村“万苦岭”的来历,当地人说是从“万颗印”误写而来,原名与刘伯温破风水有关。如果不信,他们可带你到现场踏看,至今还保存着当年破风水的壕沟呢。

  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地名

  “……在惜惟烽火,乡闾一焦土。亡者四千人,生存二十五。……”这是艺术大师吴昌硕在五言诗《别芜园》中描写其故乡鄣吴村遭受太平天国运动蹂躏的诗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朝廷兵在安吉、孝丰两县境内展开了4年半的拉锯战,惨绝人寰的战争使当地人口几乎灭绝,房屋“十室九空”,土地连片荒芜,到处呈现出萧条的景象。

  相关资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后期,10万太平军被百万清兵包围在安吉、孝丰、长兴、湖州等方圆二百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瓮中捉鳖”之势。太平军眼看大势已去,就对无辜的平民大开杀戒。据统计,太平天国运动前,安吉、孝丰两县人口多达59万,运动结束后,仅存1.8万,当然除战死外,战后的瘟疫、饥饿也是人口骤减的主要原因。正因安吉历史上有这样一件重大的事件发生,在地名中也留下了烙印。

  战岭坑,位于山川乡船村村东北。相传太平军被清兵追杀躲到了这里,伺机反扑。清兵进山围剿,在此进行了一场恶战,最终太平军灭亡。

  在报褔镇汤口村西面连绵的山峦中,有一座山岗叫“磻猪岗”,从原名“胖猪岗”谐音而来。相传,这里发生过太平军智退清兵的故事。

  太平军被清兵围困在这座山岗上七天七夜,山上山下的部队皆弹尽粮绝。正在一愁莫展时,太平军一名将官想到一个妙计,派数名将士偷偷下山,弄来一头大肥猪和一锅大米饭,将其杀死后做了手脚抬上山。天亮后,将大肥猪从山顶推下。

  山下清兵听到响声,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后来发现是一头被杀了的大白猪从山上滚下来。大家蜂拥而上,准备开膛破肚好好美餐一顿。破开猪肚,发现里面全都是白花花的米饭,有的士兵就嚷道:“大家都看看,叛军是粮草富足,喂猪都用大米饭。而我们都快要被饿死了,还在这里围什么。”大家纷纷附和,要求撤兵。为首将领也没办法,只能班师回朝。

  回朝后的清兵,被上级一顿严厉训斥,又随着增援部队又重新回到山脚,准备向山岗发起进攻,而此时的太平军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调查发现的此类地名,境内还有“二百岭”、“剑山”、“抱公山”等多处。

  地名是储存器,收藏着远去的历史信息;地名是百宝箱,珍藏着不被他人知晓的秘密。品读地名这本博大精深的“百科书”,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愿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地名、呵护地名,为传承地名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