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时政新闻

安吉:山乡何处不风景

  提起村里的变化,余忠尧感触特深。

  远赴云南经商十二载,2016年回到家乡天荒坪镇余村时,他惊讶得差点说不出话。道路宽敞、溪流清澈、天空蔚蓝,浓烟滚滚的大烟囱不见踪影,只余几缕炊烟,说着乡愁。这山!这水!他决定,再也不走了,就在家办民宿。

  起步第一年,收益20余万元。这让他想起了靠给矿厂搬石块谋生的岁月,“都是靠山吃山,一个坐吃山空,另一个是细水长流。”他说。

  从粉尘蔽日的采矿加工,到依山傍水的绿色经济。在安吉,寻回发展“初心”的不只有余村。十五年来,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战役在我县轰轰烈烈推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安吉紧抓机遇,把农村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作为突破口,整理村庄、改造旧村、建设新村,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此举不仅促进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推动了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带动了统筹城乡、利民惠民的系列工程在农村“开花结果”。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2008年,安吉在全省率先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年来还依托“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厕所革命等抓手,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夯实基础设施,丰富公共服务。这场美丽接力,乡村美出了新高度,全县1886平方公里土地上,188个村庄“移步换景”,还塑造了“步步皆景、村村若画”的和谐统一。

  拆除一万多平方米违建,“五线”统统下地,剑山村蔓塘里把青山露出来、绿水引进来,把百姓的生活生产场景恢复起来。如今,乡道蜿蜒,黛瓦隐约,古戏台上,呼呼风声唱着过去。“美丽乡村不能全是小洋楼。”村党支部书记丁其军说,更要能留住祖辈记忆,要有原汁原味的有序传承。

  农村人居环境,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安吉以美丽乡村考核制度为抓手,按照28个长效管理标准,坚决落实评级考核淘汰制,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农民主体作用、企业参与作用,破解规划、资金和管理等难题,形成了一套可持续、能发展的“建管养”机制:创新农村物业管理方法,以精细化、专业化管理为目标,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运行机制;实施“驻乡镇规划师”制度,为乡镇提供一对一规划服务;建立了五级河长制、路长制来护水护路,推广农房通用图集,让乡村建设合理有序。

  2014年起,我县将每月第四个星期三作为“环境综合整治日”。这一天,全县所有工作都围绕“水净、山青、气洁、土沃、景美”展开。截至目前已实施了63次集中整治。梅溪镇打出了红庙村160亩光伏违建拆除、东河浜白云庙河道治理、光华村治水等一系列“组合拳”,逐渐实现着“寸山青、滴水净”的目标。昆铜港橡皮坝段河道现在水清、岸洁、风光好,花甲之年的当地环保志愿者舒国平特别感慨,“这水终于和我们小时候一样了。”

  2013年起,我县在省内率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通过垃圾换积分、积分兑商品等奖励措施,引导农民参与垃圾分类。2016年夏天,安吉在乡村试行“垃圾不落地”,开启了一场绿色生活方式的变革。试点村内,垃圾池消失了,代之以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实现垃圾不暴露、转运不落地、沿途不渗漏。

  农村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农村进步的历史主体,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主体,要激发农民的积极性,让群众唱“主角”。

  讲文明、讲卫生,变成了农民自觉行动。灵峰街道横山坞村设立了环境卫生、污水整治、垃圾分类等岗位,由党员自行申领,“上岗”服务。上墅乡罗村成立了卫生监察队,每月给农户庭院环境打分,好的添“笑脸”,差的变“哭脸”。环境好不好,数数门口的“笑脸”就知道。短短3个月,村民王家祥的庭院环境从三张“笑脸”升级到了五张。他说,为了保住这份荣誉,他每天至少清扫三遍。

  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是由内而外的美丽。不仅要让村民“身有所栖”,还要让他们“心有所寄”。近年来,安吉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最美”建设、好家风建设、文明乡镇创建等活动,扮靓农村环境、构筑文明乡风、培育新型农民。

  我县以“美丽家庭、美丽街区、美丽校园”创建为载体,治陋习、破旧俗、树新风,把禁燃禁放、垃圾分类、生态殡葬、节俭礼庆等写入村规民约,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乡村,让家教家风滋润农村每一个家庭。文化礼堂让“老安吉”的底子有迹可循,还托起了安吉农民的精神家园;深入开展的“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让好家风成就好生活;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示范实验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打造了“民主法治村”创建的“安吉样板”。

  在安吉,美丽乡村已不囿于山水美、农家富,而是让身在其中的人找到心的归属,实现着居者悦、远者来。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