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时政新闻

绿水青山 大美安吉——十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综述

绿水青山 大美安吉 ——十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综述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最是好风景。浙北山区安吉,安吉白茶的茶香引来了四海宾客,和茶人马荣达做了十多年生意的北京客商谢忠于如期而至。“十年前,是冲着茶叶来安吉;现在过来,更多的是想着这片美丽乡村。”他说,茶人大多有情怀,安吉的乡村有留住人的魅力和气质。

  外地人如是,何况生于斯长于斯的安吉人。柏文回到了鲁家,办起了农场,成为全村第一个回村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在他之后,一个又一个年轻人回到家乡,干起美丽事业,旺了乡村人气。连带着,这个曾经穷、脏、趋于“空心化”的普通乡村,竟引来了逾20亿元社会资本。

  十年巨变,鲁家村是佼佼者,但不是唯一。在安吉,和鲁家一样历经十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庄有188个,覆盖全县。

  三轮创建,铸就国家标准

  十年前,2008年2月,大雪初停,孕育生机。县委县政府作出决策,印发《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邀请浙江大学高标准编制《中国美丽乡村总体规划》,按照全县一盘棋的“大乡村”理念,形成“一体两翼两环四带”的美丽乡村总体格局,拉开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

  农村美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生态安吉才能真正美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样的理念,这样的道路,安吉从十年前就迈开了脚步。

  顶层设计的理念决定着方向。每年,我县修订出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并相继出炉《中国美丽乡村考核验收办法》、《安吉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安吉县经营乡村行动计划(2010-2012)》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指导建设。

  农村发展的强烈愿望,如星星之火,瞬间燎原。仅仅4年,到2012年底,首轮美丽乡村建设完成,179个村开展创建,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5.7%以上,提前实现十年建设目标。

  “一是广大农村爆发出来的创建激情,其次则源于良好的生态底子。”县农办副主任任强军说。

  自1998年太湖零点治污行动后,2001年我县确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在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我县提出完成200个村庄整治、20个村庄示范目标;2003年开始,又大规模开展村道建设、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等新农村建设,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扎实的环境基础。

  美丽没有终点。2013年开始,中国美丽乡村朝着“升级版”出发。截至2017年底,29个村创建成为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此时,美丽乡村成色更足,原来的36项考核指标增加到了46项。

  企业界说,一流企业做标准。换到农村发展上,也同样如此。2015年5月,以安吉县政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32000-2015)国家标准发布。

  “这标志着全国美丽乡村建设从方向性概念转化为定性、定量、可操作的工作实践,为全国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任强军表示。

  2017年底,当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安吉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开展乡村经营示范村建设,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村级样板。

  表里如一,涵养农村文明

  美丽乡村,环境是表,文明是里。

  美丽乡村要美得持久鲜活,源于一系列环境建设“涵养”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2012年,我县编制涵盖卫生保洁、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管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等4大类28个子项的《中国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夯实美丽乡村“底子”。

  2017年底,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美收官。这项启动于2003年的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断完善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设施,累计建成处理终端设施3000余座,受益农户6.5万余户,农户受益率达91.2%。同时,实现了90%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终端设施第三方运维。

  村民对此无比欢迎。在浙北大峡谷景区附近经营农家乐的郑迎春和徐妙荣两人,由于地处报福镇石岭村和深溪村交界处,按照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属地村包干的原则,他们的农家乐无法统一截污纳管。去年夏天,看到客人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两人的脸上挂不住了,主动投入部分资金,建起了日处理40吨污水的设施。

  “村民意识提高,自觉参与和维护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美丽乡村才能日久弥新。”任强军说。

  “两山”理念诞生地——天荒坪镇余村村是我县最早开展“垃圾不落地”试点的村庄。在这里,每天上午7点半前,垃圾清运工将村内主干道上的48个垃圾箱运走并清洗干净;下午4点半,将垃圾桶放回原处。

  “村里人觉得家门口摆垃圾桶,坏了好风景。”县农办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主任喻凯说,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后,垃圾桶在农村变得“不受待见”了。

  于是,我县选择开展垃圾分类时间较早、收集和处理较为成熟的上墅乡和天荒坪镇余村,开始试点“垃圾不落地”。余村采取保留垃圾桶,村民定时定点投放、过时不候的模式;上墅乡采取取消垃圾桶和垃圾池,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的模式。

  美起来的美丽乡村,春风化雨般涵养着农村文明。“评比美丽庭院”“积极参与古村落保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一时间,安吉乡村的“村规民约”添了许多新内容。

  经营乡村,筑梦村强民富

  美而不富不为美。

  “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初期,就率先在全国提出经营乡村的理念。”县农办主任吴婉芳说,“经营乡村”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富裕找到了方向、思路和办法。

  村强民富,靠实事说话,数据说话。截至2017年底,全县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了100万元。

  三个村合并而成的天子湖镇高禹村,经过美丽乡村建设,流转土地、引进农业项目、成立村级物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0年的13.5万元上升至2017年的285万元,村集体资产从500万元增加至6000多万元。

  鲁家村经过美丽乡村建设,抓住家庭农场政策机遇,村集体经常性稳定收入从2011年不足3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335万元左右,村集体资产从几十万元壮大到1.2亿元左右。

  农民收入连续翻番。美丽乡村激活农村产业,办农家乐、开民宿、发展现代农业……,真真切切鼓了农民“钱袋子”。2005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7000余元,2017年已增长到27000余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00余元。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算的一笔投入产出的大账,用少量政府资金改善农村环境,撬动农村大发展。”吴婉芳说。

  据相关部门统计,十年美丽乡村建设期间,县乡两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约20亿元,但却撬动了180亿元以上的工商资本投入,真正发挥了财政杠杆作用。

  美丽乡村的魅力,在于各具神韵、内外兼修。“美景深溪”“石岭人家”“农耕西亩”“湿地剑山”“高家天堂”“横溪清波”……这些听起来就让人神往的村庄,先策划、后规划、再建设,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留下乡愁记忆,牵引资本下乡,推动产业兴旺,实现村强民富景美人和。

  十年,中国美丽乡村从安吉出发,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美丽中国”成为国家战略。大美安吉,也凭借中国美丽乡村这一金字招牌,享誉全国。

  安吉,“两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以先发优势走在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前列;而今,乡村振兴开启新征程,安吉也须立潮头、走前列,奋力谱写建设中国最美县域新篇章。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