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安吉人文

沉潜实干和文采——《陈嵘年谱》编后感之二

  年谱编写事画上句号后,笔者长时间停留在对其人其事的回望中。此番编年谱,接触到很多有关陈嵘的新材料,大大增进了对这位乡贤的了解和认识。这里就“沉潜、实干和文采”三方面略抒己见。

  沉潜是指陈嵘治学厚积薄发,注重长期积累,循“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之理。他从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更不投机取巧,哗众取宠,而是老老实实地从点点滴滴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张爱玲有言:“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而陈嵘素来于名利漠然,且耐得住寂寞。他第一部著作是讲义形式的《中国主要树木造林法》,1926年由金陵大学印行时,已经39岁。他在造林学上的两部代表作——《造林学概要》《造林学各论》,1933年出版时已46岁。1937年,50岁时出版扛鼎之作《中国树木分类》。陈嵘从1913年起即着手准备此书,先是系统采集树木标本,再是撰写《中国树木志略》系列,在《中华农学会刊》连载,前后约30期,持续了6年,为《中国树木分类学》奠定坚实基础。该书花费了他前半生主要精力,写成的稿纸装满好几大箱。“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庄子《逍遥游》)“适千里者”,陈嵘也。

  陈嵘治学用的是笨功夫。胡适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而今自以为聪明的人如过江之鲫,在浅水滩里扑腾个欢,就以蛟龙自居。而陈嵘是一头牛,埋头负轭,默默耕耘。“陈师治学、著述、办事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他对秦文化推崇景仰,对于周秦而后许多学者逐渐脱离实际深感惋惜……他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象晋的《群芳谱》及吴其濬的《植物名实考录》则倍加推崇。”(吴中伦:《怀念陈师》)《中国树木分类学》虽是现代林学著作,价值取向和上述古人著作一脉相承。

  陈嵘还是一位创新型实干家。1916年,他发起成立云野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承领安吉和长兴县境接壤的荒山三处,合计面积75平方里。陈嵘提出了详细可行的施业方案,逐年实施。该公司造林一度很有成效。以公司制形式创办林场,造林营林,这在安吉历史上前所未有,当时国内亦罕有。《浙江省林业志》“大事记”记此事。云野林业公司即今龙山林场之前身。

  同一时期,任江苏省第一农业学校校长的陈嵘,在江苏江浦境内老山范围创办“教育团公有林”,面积约20万亩。他拟订了施业计划并负责实施,还兼任技务主任,总揽造林其事。近8年里,他在学校和林场之间来回奔波,不辞劳苦。“教育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原“江苏省教育林”,即今南京市浦口区老山林场,山林面积6666公顷,森林覆盖率90%以上。今日老山,是江苏省森林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也是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陈嵘强调“在理论上要精通,在技术上要熟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牛春山回忆:“在造林学教学中,除课堂讲授和一般实习外,还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江浦老山教育林场,除他自己带头实验外,还请该场技术工人实地表演各种操作技术,再让学生练习。”还有,他历来重视标本室建设,标本的采集、鉴定,他亲历亲为。金陵大学森林系海量的标本,几乎每件都留有其手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嵘还先后参与南京九华山林场、青龙山林场、江宁东善桥林场、江苏句容下蜀林场、安徽建平林社的筹建。后人评价:““陈先生对南京附近地区的绿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陈嵘是一流的实干家,而不是书斋(实验室)型的纯理论科学家,其造林学说和实践走在时代前列,堪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早期实践者。

  最后,陈嵘所撰诗文、题词、著作自序、书信等,显示出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精深的文言写作能力。在陈嵘这一代从清末到民国的学人(哪怕是自然科学家)身上,这并不稀罕。这当归功于青少年时代打下坚实的“童子功”。陈嵘年轻时曾入平阳会文书院(位于南雁荡山华表峰下),随书院山长陈振椒(平阳县近代教育改革家)习国文。其书法也训练有素,擅长隶书,曾精研“爨宝子”碑,这在他题写“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梁希语)之书法作品中可见。

  1947年,为纪念中华农学会成立30周年,陈嵘自撰并手书一首四言诗:“粤稽斯会,肇自民六。一遇兵燹,再遭回禄。避苏迁沪,风尘仆仆。北伐告成,重返锺麓。奠址双龙,事业渐复。抗战军兴,随迁入蜀。赞襄国计,贡献足录。卅载有成,还都亦速。双庆同臻,书此敬祝。”此等文字功夫,今人难及。“年谱”中附录了三篇陈嵘著作自序,其文言表达清简、雅洁。

  酱香老范既少沉潜之功,又拙于实干,更无骚客们的“文采”,只能编写年谱之类基于史料的、实打实的文字。仰望第一号乡贤——宗一先生,惭愧有加。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