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安吉人文

“寻找正在消失的老手艺”之三: 箍桶:圈住年代记忆 留存生活点滴

  木制器具,在20年前还是不少家庭所必需的生活用品。从水桶到锅盖澡盆马桶,尤其是乡下婚嫁时要准备的嫁妆,都得到箍桶匠那里去定做。所以在那个时候,箍桶匠靠着一门过硬的手艺,成为了众人眼中的“香馍馍”。

  在僻静的孝丰镇横街路上,有一家没有名字的小店面。窄窄的铁窗、破旧的木门,从屋内堆放的那些工具和材料来看,这是一家箍桶的店铺。店铺的主人叫程德明,正在聚精会神地刨着竹篾。“我今年54岁,做箍桶匠已有37个年头了。这门手艺,传到我这里,已是第三代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刚满17岁的程德明开始外出打工,为了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艺,从未出过远门的程德明带着父母的期望,开始了拜师学艺,学做一名箍桶匠。“那时候你要想跟着师傅学门手艺,必须干满三年的学徒工。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干,而且还没有什么收入。”那时候,程德明的学徒工生活,每天除了完成基本的功课外,就是伺候好师傅,包括一些生活上的琐事。程德明至今还记得,师傅给自己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用刀将毛竹破开刨篾。三年学徒,他将师傅的点滴指点熟记于心。

  日积月累,程德明不仅学会了箍桶的基本技艺,还懂得了如何拿捏尺寸和活用工具。当完三年学徒,20岁的程德明终于可以出师了,开始自立门户揽客接活。而他的第一单生意,就是做一个简单的锅盖。“今天打锅盖,明天打蒸子。老百姓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就打什么东西。那时候一年要做三百多工,有时候加班加点,都忙不过来。”程德明告诉笔者,那时候,在别人家里干活一天可赚一块九毛八,一年就是六七百块钱。当时,自己一年的工资可是平常人的一倍多。因为程德明的刻苦钻研,制作出的产品不仅质量过硬,而且价廉物美,所以在当地开始变得小有名气,有不少客户慕名前来定做器具。“像我们店里做的这种蒸饭的蒸子,要卖两百多元。而市场上批发的那种只要百八十元,你一看,就知道质量完全不一样。”

  程德明介绍,箍桶是一项繁琐的技术活。要做出一件好的器具,靠的就是过硬的手艺。比如制作传统锅盖:首先要配料,将需要的木块锯成大小相同的木条;接着推缝,使木条两边呈一定弧度;再用工具打眼,用竹梢将木条拼接成圆筒状;然后切边刨光,用斧子劈出小口,上底,打拎把,最后上色晾干。光是一个简单的锅盖,就要花上两三个小时,大大小小得有几十道工序,涉及斧子、锯子、大小刨子、量尺等十几种工具。所以做箍桶的艺人们需要耐心和毅力,如果要认真学好这门手艺则需要花上好几年的功夫。

  “这个木活没人愿意干了。就连我新收的徒弟,前不久也称家里有事不来了。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外面厂里上班也轻松,年轻人谁还愿意来学啊!”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一些常见的家庭生活日用品正逐渐消失,比如马桶、澡盆等等。程德明说,这代代相传的几十种箍桶工具,是所有箍桶匠集体智慧的结晶,有些也因为老物件的消失而难觅踪影了,不少箍桶匠也纷纷转行。

  “只要你肯吃苦学,我就愿意教!”如今,尽力把这老手艺传承下去,成为了程德明心中最大的愿望。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