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安吉人文

由“栗骨子”说起

  县报介绍《一个裂果子》情景喜剧工作室。本地几个90后年轻人业余合作,自制方言视频喜剧,传播原汁原味的安吉味道。不过,在本地方土话中,弯曲着手指关节敲打别人脑袋,与其说是“裂果子”,不如说是“栗骨(刮)子”。网上有热句:“反手就是一只煤气罐”,安吉人不妨说“反手就是一个栗骨子”。从小受到较严家教的人,小时候多少领略过家长“栗骨子”的滋味。

  由此想到一个问题——方言口语中的特定词汇,如何用书面语表达。文艺写作适当借用方言语汇,能增添生动性,或在语言上更接地气。老舍于此是行家里手。王朔作品也多借用北京特定的“大院”语言。由于普通话以北京官话语音为基础音,故北京方言在书面表达上,和现代汉语较易达成一致,读者也不难从字面上把握方言词义。而吴方言因和普通话差距较大,且安吉方言又属北部吴语区中的苕溪小片,故不少本地方言语词,很难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转化为书面文字。笔者在读写中不时为此困惑。

  有的本地方言在转化为书面文字时,大体已有约定俗成的共识。它们因其音义在现代汉语中有较适宜的对应文字,故在书面语中可定型。如锅巴——镬焦、尿布——纳爿头、羡慕——眼痒、厉害——结棍、吸吮——嗍、溢出——潽出来、趔趄——踢脚拌、用作贬义的架势或样子——吞头势、粗略估计——毛估大堆、总体而言——大约模子、纠缠不清——搞七念三、形状很方正——的角势方、与某事相关的各方当场面对面——三当(对)六面。这些方言词大致不会引起歧义,非方言地区的人,从字面上多少可有所理解。清代胡文英记录、考证吴方言词汇的著作《吴下方言考》、当代由石汝杰、宫田一郎主编的《明清吴语词典》,值得参考。

  笔者有一篇杂文,标题是浙北方言中一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反义词——“嫩赤”和“老矩”。“嫩赤”意为幼稚、不懂事,想法天真。网语“图样图森破”是也。“老矩”意为老练老道,懂人情、识世故。网语“老司机”是也。“老矩”之构词借用了沪方言中的“老矩三”。《“嫩赤”和“老矩”》刊于河北的《杂文月刊》,可见这两个方言词,能被非吴语区的人接受。

  有的方言惯用语含有值得褒扬的精神。如“包箩底”,指最后负责,在实际语用中,通常和钱财结算有关,但不妨推而广之,将其演绎为一种“负责到底”或“承担最终责任”的做派。干部在工作上“包箩底”,才算“铁军”。而“盯老包”指在相同情形下,旁人这样做了的话,那我比照着也要这么做。在较敏感的权益事务中,“盯老包”时有所闻。

  有的方言词虽地方性很强,但不难找到适宜的文字表述。如“活特(忒)死像”“力把(脯)子”“鸭屎臭”“煞格”“弄耸”。有的很难用文字来表述。如表示找茬或挑衅的“xun hei si”,“寻黑司”或“寻齁私”乎?表示数量很多的“he lei tei”,“赫垒头”或“黑累头”乎?有的虽也可书面化,但确切形式难以达成共识。如表示平均计算的“统差”或“通扯”。至于“栗骨子”,也不妨用“栗刮子”。用“裂果子”命名工作室,只是借用方言发音,无意为该方言词在书面语上定型化。从名称上看,“裂果子”在语感上不乏趣味。

  根据笔者的读写体会,略陈几条方言词书面化之己见。首先,当以规范的现代汉语为指归,同时以容易理解为导向。如澡堂——汤浴缸、形容办事得体之“光淌”。二是音义兼顾,尽量避免两头不着杠。如“腻腥”兼顾音义,而“百坦”之“坦”多少顾及语义。三是不妨适当考虑趣味性。如“毒头”(精神病人)比“笃头”“独头”有趣味。四是自创一个从未见之于书面语的方言词时,当多加斟酌,学严复翻译“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不能率尔操觚。另外,方言词语注音,务必用国际音标,且用土话发音为好。如“挖里挖骨”“假痴假呆”等,用方音念才有意思。而用“蓝青官话”(方言地区的人说的普通话)来念,则不伦不类。

  鲁迅在《故事新编》中的《出关》里,有一句正宗绍兴话。小说里的账房说:“来笃话啥西,俺实直头听弗懂!”翻译成普通话是:“在说什么啊,我真的是听不懂啊!”俺也来上一句:“格个掼脱货,脚骨弹几弹几,头颈伸几伸几,只晓得食记。”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