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新闻评论

高庄甲鱼产业一路走来的几处“败笔”

  高庄村甲鱼养殖业8年的兴衰起伏,再次验证了小农思维缺乏风险意识、小农经济抗风险能力弱。

  8年来,绝大多数高庄甲鱼养殖户都只顾埋头养,鲜少抬头“看天”。这“天”不仅指市场大势,也指向对行业发展的长远思考。

  第一处“败笔”:不看市场大势。2012年,高庄村民“跑步入市”,养殖规模极速扩张,但这一年的实际情况是甲鱼产能过剩。可是,养殖户们只看到2012年上半年甲鱼45元/斤的高价,并未看到总体供需的变化,导致的后果就是大批当年入行的养殖户不仅没赚到,反而持续亏损。

  第二处“败笔”:甘当“店小二”。和工业一样,农业产业链也分为“研发”—“制造”—“销售”—“品牌”等环节,也存在微笑曲线。受限于小农思维,高庄甲鱼养殖业8年来只做了利润低、风险大的“制造”,而前端“研发”的种苗培育、后端“销售”、“品牌”都未涉足,属于典型的甘当“店小二”。

  为何这么说?因为高庄甲鱼养殖业在这8年中错过了太多机遇,在甲鱼行情上行、利润率高、有能力投入的时候,没有进行种苗培育,没有建渠道,也没有树品牌。没有了这些抗风险能力强的“工具”,待到2012年下半年风险降临,养殖户们就只能被动承受。

  第三处“败笔”:缺乏有效的行业引导。这一点,并非只针对高庄甲鱼。和高庄一样,县内许多村都有自己的特色致富小产业,可能规模不大,仅局限于一两个村的范围。这些特色农林水产业,大多是受市场风向引导自发形成,如章村的高山蔬菜、剑山的黄花梨,一度都是当地百姓的致富产业,但如今许多都已消亡。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小产业的形成和扩大,源于市场,其萎缩乃至消失,也源于市场。市场信息、技术、销售、品牌等方面的有效指导是缺乏的,相关部门服务并没有做到位。

  产业虽小,却关联一村或多个村的农民增收,绝非小事。数一数这些年来兴起的、萎缩的、消失的小产业,应该引起思考。我们可以让其成长于“小农”,却不能让其因“小农”而消亡,该做的市场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有效指导还是必须的,最终应形成一套科学的机制,让这些农民致富小产业健康、茁壮成长。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