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新闻评论

驿外断桥寻古道

  驿道乃古代陆地交通主通道。驿道和驿站合称为驿传系统,其功能相当于现代邮政电讯、政府招待所的合二为一。县城递铺之名由邮驿而来,县境内如今遗存多条古驿道。

  独松关是江南地区为数不多的历史名关之一。经修复的独松关,如今虽可见其主体结构,但已难呈当年的整体气象。不过,关外那条古驿道,保存相对完好。难怪2006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独松关和古驿道并列。如访古探幽,这一段路当推为安吉古驿道之首选。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开辟临安(今杭州)至建康(今南京)驿道,经独松关过独松岭。现存递铺镇双溪口关上村至余杭区百丈镇独松村路段,长1200余米。据清光绪版《孝丰县志》:“独松关在独松岭上,自天目而北,重岗结涧,回环数百里,独松岭对峙其中。岭路险狭……为江浙境步骑争逐之交。”这段古驿道沿山溪而行,群山侧耸,翠竹葱郁、流水潺潺、青石磊磊,至今尚存“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古道瘦马”之古韵。文天祥曾率兵鏖战于独松关。如果你用“文化的耳朵”俯在道石上倾听,似可闻八百多年前南宋金戈铁马之声。“耳畔犹闻飞马报,旧时驿路日西斜。”或可感受“树色远分芳草路,鸟行斜断夕阳天”的宋诗意境。吴昌硕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画有一松一石的独松关图轴,并题有“吾邑独松关有此高旷之气”,可见大师曾到此一游。

  高坞岭村建有“古驿文化展示馆”,对当地古道遗存情况多有介绍。里蛟龙自然村那一段如今已废弃的古道,给我留下较深印象。

  如将可达性和可观性一并考虑,对县城人来说,当荐石马村半岭古道。其入口就在递铺通往高坞岭公路的左侧。该古道位于石马村中的石马山。石马山由大岭、小岭组成,夹于大岭、小岭之间的半岭古道是历史上递铺经高坞岭通往莫干山的主要通道。长1800余米,保存较好,两旁风光、古迹多有可观,且可从另一角度观赏馒头山。终点在张家岭,一个来回大约二三小时。半途有高坞关。据清同治版《安吉县志》:“高坞关在高坞岭,宋时废弃不用。”可见该关隘建于宋或宋代以前。在公路旁的入口处,村委会设有以古驿文化为主题的雕塑和墙体画,然平时游人不多。本地有诗人写道:“青苔斑斑,摊一掌苍凉/掩不住青石旧字痕/翠影中的半岭古道/磨损的一级一级石阶/是我今生无法倾诉的暗中伤痛……”莫非古道上留有什么爱情遗痕?

  山川乡大里村是位于安吉与余杭交界处的“盆地”。原来公路不通时,出门要翻三条岭。东去余杭走晓岭,南去临安翻甘岭,北到山川要爬蛇皮岭。这三条岭上自然留有三条古道。道宽约1公尺左右,全用石头砌筑而成。我曾和一个生长在大里村的田姓朋友同走蛇皮岭。该岭长约十里,中间要翻过一座山,全程蜿蜒,竹林密布,以前中途有两座凉亭。终点在如今山川的海博山庄。四十多年前每天翻越此岭去上学的田姓朋友,如今见此古道多有残缺,遂有“路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叹……

  上墅乡有回峰岭、欢喜岭、大岭三条古道。曾和几个朋友走过大半截回峰岭。此古道是县文保单位,长近十里,但大半已被山洪冲毁,乱石嶙峋,颇难行走。不过,同行的一位女士穿着高跟鞋照样行之,可见也算不上“险途”。遗憾的是此行虽有当地村干部当向导,但因末段道路不便,最后没到达有迎客松和旧石刻的地方。

  鄣吴镇上堡村金鸡岭古道,北通安徽广德县,南抵原赤坞乡白杨村,也是南宋古道,有岳飞抗金的传说。“金鸡岭上半规衔,目断龙江送客帆。为买新丝织罗绮,翻教凉露湿征衫。”(清·王显承《原乡竹枝词》),可见这是浙皖贩丝商人的贸易要道。1945年新四军“三次反顽战”在此拉开序幕。笔者拟请谙熟鄣吴地方历史文化的王季平先生为向导,适时踏访,想必不虚此行。

  相比于建筑类古代遗迹,古道更经得起人为破坏或自然损坏。因此,现存的古道较多留存了原来的历史风貌,颇可让人发思古之幽思。近年来,如徽杭古道、吴越古道等成了旅游热点。而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安吉,在古道游开发方面,还没有做好文章。如能推出一张安吉现存古道指示图,想必颇受欢迎。而文物保护部门,亦当加强对古驿道等遗迹的保护。

  驿外断桥寻古道,独松关外好去处。饱经磨损石阶存,吾乡遗迹脚可触。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