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31日 | 来源:安吉新闻网 | 作者: 吴志英 徐卿
小邹和小竺正在和学弟们切磋球技
“脚不离球,接球的跟上!”日前,递铺小学操场上10余名小队员在2名小“教练”的指导下练习足球。训练时,他俩身穿运动服,神情专注,脱口就是专业词汇,如果不是青涩的面庞,真让人有种他们就是递铺小学足球教练的错觉。
“这两个孩子一个叫邹可欣,一个叫竺昊烨,都刚满16周岁,都是我们学校出去的,3年前被杭州体育中心录取,现在又被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选中,说不定以后可以参加2017年的全运会。”递铺小学足球教练余常春介绍说。
“马上就要去大连报到了,今天主要是回来看看,母校让我们与足球结缘,没有母校就没有现在的我们。”小邹和小竺笑着说,也顺便把自己在外面学到的技能和同样喜欢足球的学弟们分享。
邹可欣:为练球冒充家长签字
“我喜欢足球,看到足球就充满了力量。”邹可欣有些腼腆,完全没有足球场上一夫当关的“气场”,他告诉笔者,自己和足球的结缘,还有一段“坎坷经历”。“那时候学校开展‘足球校园’建设,全县挑选‘苗子’,我也在其中,但是爸妈担心我耽误学习,不同意我参与训练。”邹可欣说,学校有一份家长同意书,需要家长签字,这种情况下,爸妈根本不可能签字,考虑再三后,他决定“先斩后奏”,串通表哥,让表哥模仿老爸的字给自己签名。
纸怎么包得住火?因为训练需要花大量时间,邹可欣每天都回去得很晚,这很快就引起爸妈的注意,实在瞒不下去了,邹可欣干脆老实承认,“因为我要参加训练,我喜欢足球!”可能是被他的坚持打动了,邹爸邹妈的态度不再那么强硬,学校足球教练也告诉他们邹可欣很有天赋又有兴趣,放弃实在可惜,于是慢慢地他们也不再阻止邹可欣去训练。
现在,邹爸邹妈都以邹可欣为傲。因为在杭州念书,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回家,他就把平常比赛、训练时的照片发给爸妈,和爸妈分享自己的喜悦,所有的奖状、奖杯都也被爸妈小心收藏着。他说,“虽然他们从来都不说,但是我知道他们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我也会更加努力。”
竺昊烨:从“零”基础开始
6年前竺昊烨被递铺小学挑选为“足球”苗子时,他还没有踢过足球。“完全是陌生的,只知道,教练说我灵敏度和身体素质还可以。”竺昊烨开玩笑地说,稀里糊涂就进来了,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就这样一步步走到现在,每一步都是汗水换来的。
足球训练初期,每天就是垫球、垫球、垫球……在那个活泼好动的年纪,这样枯燥乏味的训练成了一种折磨。总想着“偷会儿懒也没事吧?”但是很快他就看到了自己和其他队员的差距,本来就“零基础”的他,加上一段时间的“偷懒”,就更加落后一步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训练,别人训练1个小时,他就默默地给自己增加半个小时。
“最难忍的是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竺昊烨说,60公斤的哑铃举重,做十组,每组10个,耐力跑,400米的操场10圈冲刺,前三圈1分45秒每圈,后7圈2分钟每圈。每次训练完都是满身大汗。
那段经历竺昊烨当时觉得很难熬,现在看来也就是足球生涯的一个小插曲,在不懈的努力下,他很快就跟上了队友的节奏。
小邹和小竺说,他们在一个学校接受启蒙训练,又同时被杭州体育中心挑中,现在更是同时进入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站在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的舞台上,为学校争光。”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