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典型宣传

杭垓老方有个“生态山谷梦”

  编者按:有人说,安吉是绿色的,青青的山、碧绿的水,甚至连空气中,都飘散着清新、香甜的滋味。

  置身在这绿水青山间,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在3·25生态日来临之际,我们推出《我和绿水青山有个约会》栏目,带您聆听普通市民和这片山水的情缘——

  春回大地,阳光融融,天气渐渐热起来,杭垓镇姚村村的方勤海也开始忙碌起来。不过,并不是忙着春耕播种,那他在忙什么呢?

  他多方行动让村民不再捕鱼

  小时候,家门口的那一条清溪里,螃蟹、螺蛳、小鱼是方勤海的“小伙伴”,而就在离家不远的小溪源头万石坞山谷里,还住着一种特别的蛙类——石鸡。夏天的晚上,总能听到“蛙声一片”,特别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黑夜,石鸡们更是纷纷出洞,低沉而雄壮的鸣叫声响彻山谷。

  但是随着捕鱼捉蛙的人越来越多,小溪里的鱼不见了,夏夜的蛙声没有了。“那时我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一定要有人管管。”

  2011年,老方开始实践自己的想法了,“第一步就是找村委,有村委做后盾好办事。”有了村委的支持,怎么让大家知道自己在做这事呢?在家琢磨了几天后,方勤海自掏腰包买了一个简易灯箱,以村委的名义写着“禁止在万石坞捕鱼及河内一切生物,违者罚款500元一次”的字样,放在进山谷的小桥头,一天24小时都亮着。

  当然,除了“严厉的警告”,还有柔声细语的劝告。老方的三寸不烂之舌在姚村可是出了名的,更何况自己有理有据,那些想要捕鱼的村民们经过他做的“思想工作”,很多都放下了电箱、捕鱼网。而不久之后的一次“实战”,让村民们更了解了他禁渔护河的决心:一个外村人晚上带着电箱、电枪进谷捕鱼,被方勤海抓个正着,并在村书记的帮助下收缴了他的捕鱼工具。

  他半夜起床抓偷石鸡者

  “这里的村民很多都是我亲戚,不是亲戚的也一起生活了这么久,他们不好意思薄我面子,”按照方勤海的话说,做到禁渔是大家“给面子”,可是说到保护石鸡,老方也不得不承认要难很多,甚至还要面对大家的嘲笑。

  山谷里的野生石鸡是天赐的美味,吸引了不少偷捕者,特别是五一和十一假期,农家乐生意红火,万石坞山谷也特别热闹。“家家户户都养狗,半夜只要狗一叫,肯定是有人来偷石鸡了。”老方说,有段时间,几乎每天晚上狗都会叫,为了方便迅速出击,他还把“床”搬到了大门口。

  老方家的大门正对着进谷的小路,山脚下、村口还有老方的眼线,每次只要听到狗叫声或电话铃声,老方就知道自己“又要干活了”。刚开始的两年,老方隔三差五就得起床抓“贼”,有时候白天干活已经很累,真的不想起来时,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小小梦想,他就会立刻“出击”。

  “他做事就是一根筋,有毅力,有些乡亲说他‘晚上不好好睡觉,抓什么偷石鸡的人啊,自讨苦吃’,有段时间,我哥都成了村里茶余饭后的谈资。”老方的堂弟方勤东说,看着哥如此坚持,听着他的梦想,他自己也加入到了禁渔的队伍。

  他出钱出力只为万石坞的“清幽”

  老方单打独斗了半年后,觉得要让村民们都加入进来,共同保护山谷生态。为此,他自己起草了倡议书,列明村民要做到的事项,不仅要禁渔,还要保护山谷里的一切生物,保持村道整洁等。老方拿着倡议书挨家挨户解说,要求大家签名,万石坞90户村民只有1户没有签字。

  小灯箱不够显眼,老方又出2600元换了一个LED显示屏,每年还支付300元电费。

  去年下半年,老方有了一个三人组成的保护生态志愿者队伍,过完年,三人就合计着要先把这条进山谷的村道清理干净,再做一些生态标语在路边。

  如今,偷石鸡的人已经少了不少,保护山谷动物工作已见成效。而两年前,老方带头在毛竹林用人工劈山的方法代替农药除草,已有农户也加入其中,老方说,只要一直努力下去,原生态的万石坞山谷就会一直美丽下去。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