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典型宣传

[图文]从“住有所居”到“宜居乐业” 深山农房看变迁

图为部分优秀农居设计方案

  日前,省“美丽宜居”优秀村居方案设计竞赛结果公布,我县6件农居方案获奖。在68件获奖作品中,以山川乡高家堂村为设计蓝本的作品共4件,其中,作品“自住+民宿”获一等奖,“核心家庭、主干家庭”、“主干家庭”、“3世同堂”分获三等奖、入围奖、纪念奖。

  “漂亮、实用,符合老百姓现在的生活要求,也符合咱们村的发展实际。”高家堂村村委主任潘小众说,近年来,这一“山居偏隅竹为邻”的小村庄随着我县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村民钱包鼓了,观念也不断更新。最显而易见的是村里农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至今,外观和内涵均在“升级”。

  从“低矮暗”到“高大亮”

  ——最重要是“能住”

  高家堂村对农房的规划建设意识“觉醒”较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县启动第一轮村庄规划编制,第一批乡镇规划员“上岗”。被列入第一轮规划编制名单的高家堂村从那时起,改变过去农房只审建设资质不管建设过程的做法,开始参与农房选址及设计,农房建设不再是村民个人行为。

  村民沈佳平的房子建于1989年,当时建房选址基本依照“就地”原则。“那时手头不宽裕,就想着先把房子建起来。”话虽这么说,可老沈觉得既然建了就得像模像样。于是,房子造了两层,安了走廊;墙壁用石灰粉刷了一遍,不再像旧房般裸露“寒碜”;材料不再是木和泥,改用了砖和预制板。按照习惯,客厅依旧面积最大,还专门隔了个楼梯间用来摆放农具。

  在此后十年时间里,高家堂村内低矮简陋的泥石土坯屋逐渐被挺拔明亮的砖混楼房所代替。这在原乡干部、当时的村镇规划员老沈看来,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高家堂村人对房屋的质量和美观有了追求。

  “当时村镇规划员对农房建设仅仅是引导,所起的作用不大,由于村民大都缺乏规划理念和建筑知识,对建房选址、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不能很好掌握,所以农房建设中轻规划选址和建筑设计,重建筑施工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他说,那时农房一味追求高、大,建设面广、布局分散、随意性强,导致建房无序,也造成村庄凌乱分散、土地浪费,还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从“外在美”到“内在美”

  ——开始要“宜居”

  进入21世纪,高家堂村发展势头愈加强劲。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村民对房屋追求也就更高。除依旧注重外观和质量外,对村庄布局影响等也有了考虑。

  这话在村民王琴家得到了印证。

  2013年,为办农家乐,王琴家在原址上拆旧建新。“道场不用太大,不养鸡鸭;餐厅、客厅不要连在一块,得区分开来。立面颜色用白色太单调,就选了淡黄的真石漆,刚好和咱们村的环境挺配。”她解释,农村建房大多按照县规划局编制的《农村建房图集》来设计建造的,当时已是第四套。但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还有农村生活的变化,他在建设过程中还是根据实际更改了不少细节。而在不超高、不超平方的基础上,她还改变了围墙的设计,采用台阶式,为的就是自家房屋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农房结构、功能越来越复杂,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进一步提高。2000年后的农房无论是在建造方式、数量与质量、宜居程度、风貌特色上都有了较大地提升和快速地发展。这些变化也让作为我县首批农村村庄环境整治试点村的高家堂在进行村庄整体规划的同时,也重新“审视”和更加重视农房规划建设。

  从“个人化”到“群体性”

  ——跨越到“乐业”

  2014年是一个节点。

  为打造全国美丽宜居村庄,高家堂人对农房建设又提出了新要求。什么样的农房才称得上好?省里来的专家们给他们上了一课。

  “村里要打造新区,共8亩土地,大概集中建造农房11幢。”村委主任潘小众指着村委旁的大片空地介绍,村里通过县规划局邀请了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对此处村居进行整体设计。“在设计前,专家们走访了大量的农户,了解他们对农房的内部和外观设想,也通过多次现场走访,研究地形、地貌和整个村庄情况。”他说,“自住+民宿”、“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等设计方案完成后,曾在村委大厅进行展示,并听取村民意见,认可度达80%以上。

  村民对“自住+民宿”这一设计最为满意。

  “这样的设计既能满足咱们老百姓平日里居住,也能参与到村庄经营,增加收入。”村民应永虎介绍说,高家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势头迅猛,该方案除对房屋本身进行设计外,还对此进行充分考虑。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能够在这一片土地上经营相关事业,是十分值得庆贺的事。

  作为村委会主任,潘小众道出了村两委对这套方案认可的原因。“一是它整体设计与高低错落的环境相协调;二来它的外观设计与整个村庄色彩相融合;三则内部结构上采取了大客厅、设置农具储物房等符合农民传统生活的设计。”他说,此外,每幢毛坯房造价在25万元左右,多数村民能够承担得起,这也使得方案具备了可操作性。至于新区最后选择哪套设计方案进行实践,他表示还要听取县内外专家及村民的意见,但通过这次方案设计的评比,着实让高家堂人对未来农房建设方向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的农房不仅能宜居,还要能乐业。”他感慨道。

  小村庄折射大变化

  ——从“解难题”到“强引导”

  高家堂村是我县农房建设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据县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县通过开展村庄规划编制、设置乡镇规划员、坚持推广农房通用图集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房建设。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起陆续推出的五套农村建房图集已累计为我县4.5万建房户免费提供图纸,全县60%—70%农村建房采样于此。数字和模式的变迁,也见证了几代人的筚路蓝缕和呕心沥血。

  随着我县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房设计也在与时俱进。

  2014年该局推出了第五套《农村建房图集》,与过去相比,新入选的33套设计方案图更加注重建筑外观及房屋功能设计,不但较多采用文化石装饰,内部布局也更丰富、合理。此外,地方特色元素,节能、新材料运用等也都成为亮点。

  “我县已从最初着力解决农民建房无图纸、布局差、功能差、造型差等问题,转变为如今着力引导农民建房结构更安全、功能更完善、面积更合理、造价更经济、外观更和谐、总体更环保。”据县规划局负责人介绍,全县农房规范化建设,既能突出安吉农村特色,也能提升中国美丽乡村品牌。而随着村庄建设、经营的逐步推开,农房建设的要求也已从最初的“住有所居”提升为现在的“宜居乐业”。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