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全媒体新闻 > 社会新闻

里三层外三层,大冬天孩子被捂“中暑”

每件衣服能增加的温度(供参考)制图:刘敏

  今年冬季,看着这忽上忽下的气温指数,不少“孩子他妈”陷入了纠结,到底该如何给孩子穿衣服?这时,大多数“孩子奶奶”、“孩子外婆”会站出来,以经验之谈,给孩子穿上里三层外三层,直到“孩子摔跤都不疼”。但近日,一则“家长将孩子包裹太严实,过度保暖而导致宝宝‘中暑’”的新闻让“捂热综合症”几个字成了家长新的担忧。原来穿多穿少都不行,孩子穿衣大有讲究。

  为此,笔者咨询了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潘学春、县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丁微珍、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檀满祥,听儿科专家来说穿衣道道。

  穿太多,小心孩子患“捂热综合症”

  笔者走访了县城三家医院,儿科门诊外,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一个个小娃娃都穿得鼓鼓囊囊的。“不敢少穿衣服,更不敢随便脱。”11个月的娜娜小脸红扑扑的,在妈妈怀里哭闹不停。

  “宝宝其实是喜冷怕热的,所以睡觉的时候习惯把手露在外面。”檀满祥说,反之穿太多,包裹严实,孩子出汗散热又比较缓慢,周身就容易形成产生高热的环境,极易导致中暑,尤其是无法表达自己冷热的婴幼儿,严重的还会得“捂热综合症”。捂热综合征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征”,或“婴儿闷热综合征”,脸通红、烦躁、哭闹不停都是初期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脱水、高热、缺氧、抽搐昏迷,乃至导致孩子脑部受损。”丁微珍说,如果发现孩子大量出汗,皮肤变干,甚至眼窝凹陷,家长就该看看是不是给孩子穿多了。

  够不够,摸摸孩子后颈、锁骨和后背

  不少家长习惯通过摸孩子手心来判断孩子穿多还是穿少,专家提醒说,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婴幼儿阶段,血液向心性集中造成孩子四肢末梢循环比较差,所以孩子手脚会凉一些。”檀满祥表示,手心出汗不一定是孩子热的表现。另一判断误区是许多老人喜欢以自己的冷热标准来给孩子着装,事实上,老年人与孩子的代谢速度有着显著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潘学春还提醒家长,穿衣要因人而异,孩子体质不同,抗寒能力也不同。“此外,不能按照衣服的件数计算,不同衣物的材质、保暖程度都有差异。”

  那么,到底该如何判断孩子穿多了还是少了?

  几位专家表示,家长可以摸锁骨或后颈,如果是温热干燥的,说明衣服穿得刚刚好。也可以摸后背,如果后背有汗,说明孩子衣服穿太多了,应及时减衣。

  穿什么,柔软、宽松的棉麻真丝最好

  孩子好动,穿什么衣服才最舒服呢?专家给出的意见是:无论什么季节,都应给孩子选择穿全棉麻或真丝,吸汗而不刺激肌肤的衣服。过紧、过厚的衣裤会限制孩子的运动和发育,不利于排汗、透气,遇到凉风就容易伤风感冒。

  檀满祥特别提醒,婴幼儿阶段,不少宝宝由于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过敏会长湿疹,“这时家长要注意,千万不要给宝宝穿戴线帽线衫,产生的机械摩擦会加重湿疹症状。”

  最后,附上杭州一位医生妈妈用三个月时间在女儿身上总结的一套“穿衣公式”:气温+衣服增加的温度=26℃。26℃状态下,是孩子最舒服的穿衣状况,不会着凉打喷嚏,也不会动一动就出汗。

  根据这位医生妈妈的测量,每件衣服能增加的温度:厚羽绒服9℃,薄款羽绒服6℃,稍厚弹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绒衣服3℃,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1℃。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