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07日 | 来源:安吉新闻网 | 作者: 孙溢璘
“做到每天一种奶、两种豆、三种动物蛋白、四种碳水化合物、五种水果、六种蔬菜……”这是笔者近日在家住县城天目新村的陈如英老人的养生笔记里看到的。翻开这位七旬老人的养生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她从各个渠道自学来的养生知识。七年多来,老人不仅自己注重保养身体,还时常义务为身边的人摘录、找寻养生常识。
2008年,陈如英时常感觉自己头晕、后背像冷水浇灌似的,身体每况愈下的她意识到了养生的重要性,于是拾起了藏在书柜许久未看的保健书籍,遇到实用的知识就及时用笔记录。不仅如此,陈如英还每天阅览报刊杂志,定时收看电视养生类节目。学以致用,在坚持锻炼和保健下,陈如英感觉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健康档案》、《电视健康讲座记录》、《简报摘录》、《一句话健康知识》、《中医知识》,从2008年至今,陈如英自编的养生手册已有厚厚的5本,书籍也增加到了40多本。她说,令她自豪的是七年来除了体检,她从没有上过医院,有点小病痛也是在自己的“治疗”下缓解的。
尝到了养生“甜头”的陈如英并不想独享,她想把自己的心得和自学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甚至有的还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陈如英说,当她走路锻炼时看到有些路人脸色不好、看上去有病态的都会像得了“职业病”似的上前“搭讪”,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给他们“开方子”。当笔者问及她如何向陌生人“传授”养生心得时,陈如英笑称需要技巧,“先给予对方适度赞美,然后再指出对方的美中不足。对方要是认为我说的有道理自然会听进去,要是听不进的就当自我复习巩固了。”
陈如英向笔者讲述了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一次,她在体育场锻炼时偶遇一位50多岁的女子,看到对方脸色发黑,陈如英的直觉告诉她对方肾脏功能不太好。在一番攀谈了解后,陈如英答应对方回家就帮其制定一套养生疗法。第二天,陈如英如约赶到约定地点,可却未见对方来。由于当时忘了询问姓名和住址,陈如英只能每天来到约定地点等待对方,“养生方子”随时揣在口袋里,走哪带哪。一个多星期后,终于等到了对方。“我以为你就是随口说说的,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这么热心……”在得知陈如英如此守信后,对方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在陈如英看来,这没什么,只要帮到了别人,她多付出点也会觉得开心。
不仅如此,在陈如英老人的家中还有一本特殊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她10多年来定期上门服务的百余位“老主顾”的刮痧记录。到了谁该再次刮痧的时间,老人会准时登门,风雨无阻,分文不收……
在别人看来,陈如英老人有点“傻”,退休了就应该在家好好享清福,为别人忙前忙后,况且还是义务劳动。可在她看来,如此生活甚是开心。也许正是因为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陈如英总觉得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为此还能结识很多朋友,所以她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又快乐!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