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新闻评论

对待圣诞节该有的态度

  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据媒体报道,温州市教育部门发文要求不得在中小学校园内举行圣诞主题活动。国内一些高校甚至直接抵制过圣诞节的活动:西北大学在平安夜组织学生观看传统文化宣传片。对此,有人力挺,有人挞伐。我们则认为,发生在校园内的这些新现象,不是简单地排斥西方文化,也不是强制灌输传统文化,而正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信号:对待圣诞“热”我们该怎么看?   

  说到圣诞“热”,先得回顾一下圣诞节的来历及其在中国的传布情况。圣诞节本是基督教徒的宗教节日,公元440年,由罗马教廷正式确定12月25日耶稣诞生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随着商家策划包装的圣诞卡、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才渐渐在世俗社会流行起来。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十九世纪初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十九世纪中叶,圣诞节传播到亚洲,日本、韩国、中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由于商业文化的进一步包装和推波助澜,近年来,过圣诞节也成为年轻人的时髦,似乎比传统的春节还受欢迎。这不能不令人产生几分忧虑。   

  我们忧虑的不是文化殖民或文化入侵。中华文化历来主张“兼容并蓄、有容乃大”,从洋务运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再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我们对西方先进文化技术都是持一种开放学习的态度,提倡“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何况圣诞节在今天的消费浪潮下,或多或少已异化为一种“狂欢节”,加上商家的炒作宣传,过圣诞节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一种消费的借口。我们忧虑的,是年轻一代,特别是中小学生,一说过圣诞节就“特别兴奋”,从小浸淫在西方传统文化的“狂欢”中,却不知圣诞文化究竟为何物,不知道圣诞节乃是基于基督教信仰而衍生的,是根植于西方文化土壤的节日。我们忧虑的,正是这种随波逐流的盲目性,对西方文化“照单全收、全盘接受”的豪放与纵容,不假思索、不加辨别,长此以往,带来的将是文化自觉的丧失、文化价值的迷失、文化自信的失落。   

  当年,面对一位八岁小女孩怀疑“圣诞老人”真假的来信,纽约一家知名媒体郑重其事,以社论形式进行回信,探讨“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并回答作为美国孩子“应该相信他的存在”,因为这关系到民族的信仰。对此,我们可以理解,因为我们的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和信仰,我们也有自己古老神圣的节日,比如春节、上元、清明、端午、七夕和中秋等。这些节日,也是我们传统文化基因的一部分。我们今天要做的,与其努力抵制西方洋节,不如激活自己的传统节日,让传统节日推陈出新,增添时代内涵,使之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比如七夕节,通过媒体的倡导,现在就已被年轻人当作“中国情人节”广为接受。   

  对于西方泊来的“洋节”,我们要超越简单“挺与贬”的狭隘态度。我们的初衷,乃是强化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对待圣诞节等“洋节”,应该多一份理性。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