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5日 | 来源:安吉新闻网 | 作者: 吴志英
凌晨三点,宁静的乡村还在沉睡之中,姚兆年就已经起床了。穿戴好衣服,看看还在沉睡的儿子,老姚才安心出门。他要赶早把自己种的蔬菜运到附近菜场卖掉。
这样的早晨,老姚已经坚持了22年,为照顾患精神病的儿子,他始终操劳着。问他如何能坚守?他朴实的脸上透着坚定——“这是我作为父亲的责任。”
儿子从“才子”变成“傻子”
老姚今年70岁,儿子44岁,天子湖镇高禹村人。22年前,老姚的儿子参加高复,却因不堪压力出现精神疾病。雪上加霜的是,5年后他老伴不幸得了胰腺癌,因没钱治疗,不久后自杀身亡。从此父子俩相依为命,靠老姚种菜、卖菜为生。20多年来,老姚带着儿子走访各地医院,试过无数偏方,能想的办法全试遍了,却没有明显效果。
“小时候他是村里的‘才子’,年年是三好学生,学校老师都喜欢他。”指着儿子读书时写的作业,老姚布满红血丝的眼里有一丝光亮一闪而过,但转眼就被落寞代替,“谁能想到,好好的就傻了!”儿子从“才子”变成“傻子”,这之间的落差只有自己体会。“每次听到邻居家小孩指着儿子议论,‘看,这不是那傻子么?’”他说,虽然童言无忌,但还是很心酸,替儿子担忧。
“发起病来就伤人,乱扔乱砸。”提起儿子刚得病的那段时间,老姚哽咽了,那时只能把他捆起来锁在家里,家里的自行车,电视机、锅碗瓢盆都被砸过,自己也多次被儿子所伤。考虑到整天锁着不利于儿子的病情,再加上儿子不发病时和常人无异,老姚不忍心,也尝试过让他出门走走,“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起病来。”老姚无奈地说,自从儿子得了这个病,他不知道多少次登门向人道歉,逐渐地,邻居、亲友也不敢来家里串门了。
希望儿子学会照顾自己
为了照顾儿子,老姚每天上午9点准时回家,不管菜是否卖完。“有药物控制,他每天9点就醒了,他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也好回来给他做早饭。”老姚说,3年前儿子做了神经切割手术,加上药物的控制,儿子不再发狂伤人,但也失去了劳动能力,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每隔一段时间,老姚就会给儿子做他最爱吃的红烧肉。“他现在每天都要吃药,副作用很大,营养需要跟上去,再苦不能苦孩子。”老姚无奈地说,22年来为给儿子看病,已经花了30多万元,家里早就没有余钱,但再艰苦,他也会想方设法省下钱来给儿子买肉吃。
父子俩居住的是十多年前建造的两居室砖房,因为年久失修,木板门已经松动,水泥地变得坑坑洼洼,玻璃窗也缺失了几扇,夜里风大就用蛇皮纸挡着,房顶和四周的墙壁都长着霉斑,房间里散发着一股霉味,而这,是他们仅有的财产。
等儿子吃好早饭,老姚就要下地了,家门口的3亩地是老姚和儿子的全部生活来源。卖菜平均每天收益50余元,每天摊位费10元。“一个人来不及,菜接不上去。”老姚说,一年中有三四个月没有任何收入。
唯一令老姚感到欣慰的是,儿子的病情目前已有所好转,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每个月会来镇里给儿子免费复诊,3年多来没有发过病,“我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我无法照顾他的时候,他能够学会照顾自己。”老姚说,这是他唯一的愿望。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