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专题汇总 > 生态道德课第三季

《生态道德课》第三季《博物山水间》--双一村

    离开淡竹林湿地,志愿者们又来到了山清水秀的双一村,寻找散落于此的建筑明珠。此趟任务,节目组为志愿者请回了老朋友程永军老师。再见面,程老师率先为大家介绍起双一村来,双一村坐落在凤凰水库上游,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世世代代依山傍水生活的双一人,勤劳聪慧,用他们的双手建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民居,“明清、民国、七八十年代的大寨房、电影院等等,都被双一人保存了下来。双一村的民居建筑最集中地反映了我县古代和近现代建筑特色。”如今,一幢幢老房子穿插于现代民居间,为这青山留下了历史的名片。

  有了程老师的介绍与帮助,志愿者们寻找建筑明珠的任务变得简单不少。“这房子是不是?”二炮率先找到一处老房子,白墙黑瓦,木梁石槛,颇有古风。“这是朱氏祠堂,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我们考证是清代中晚期的砖木结构建筑,整个格局成三间两弄。”程老师一边说一边领着志愿者们走进屋内,近距离领略老宅的古风古韵。志愿者们被屋内的每一块木头所吸引,走走看看,拍照留念。这期间,程老师还告诉大家,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不仅简化了结构,还节省了大量的木材,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志愿者们一边感叹于和现代完全不同的建筑装饰风格,一边钦佩先民对建材极致利用的智慧。

  一回生二回熟,有了朱氏祠堂的寻找经验,志愿者们很快又找到了一处回字形的土夯房子。“这是民国时期的建筑,三间两厢的格局。”在程老师的指引下,志愿者们绕着天井游览了两间厢房,赞叹不已。“区别于其他地方古民居,双一村先民就地取材,以土筑泥墙加砖块或者卵石,不施粉刷,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程老师补充道,先民们不仅因地制宜创新格局,还引他山之石,融皖南徽派和苏式建筑于一体。

  绕到院墙外,程老师示意志愿者们抬头,找找该建筑的另一特色——马头墙。只见房檐角一层叠一层,高低错落,像有万马奔腾而来。“这马头墙就是徽派建筑的典型风格。”程老师笑着说。

  最后,志愿者们又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大寨房,作为时代的产物,联排的大寨房承载了光辉岁月里的辛劳与聪颖。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下,双一村完整保存下了6排83间大寨房,留住了一代人的美好记忆。

  时间的风雨并未让老宅失色,显得陈旧斑驳;相反,它们依然坚实牢固,层次分明,散发着浓重的历史人文气息,让人肃然起敬,百看不厌。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