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 | 来源:安吉新闻网 | 作者: 吴静 吴志英
“我们辖区内出现一个卖熟食的摊贩,没有经营许可证,也没有营业执照。”日前,梅溪镇食安办副主任王卫金接到石龙村食品安全信息员报送的这一信息后,立即赶赴现场,要求流动摊贩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逾期不办理,将依据程序进行处罚。这是我县乡镇食品安全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中的一幕。
今年9月起,我县开始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构建了以乡镇(街道)一级为大网格,乡镇(街道)设立食安办,统筹协调辖区食品安全工作;以行政村(社区)为中网格,聘请协管员协助执法;以自然村为小网格,聘请信息员,收集报告食品安全信息的“三级”责任网,打造了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对我县食品安全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监督。
食品安全问题“面广量大”是打造这一模式的重要原因。
“以我县目前行政执法人员配备核算,一名行政执法人员需对应监管500家经济主体、80余家食品药品主体,分身乏术,监管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县食安办副主任周春雨表示,三级网格化模式将群众力量引入食品安全监管中,既较好地解决了行政监管资源不足这一问题,也达到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目的;而在对重大食品突发事件的监控和应急处置上,也有队伍拉得出、用得上,确保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此外,由于信息员及协管员均为基层百姓,这让食品安全宣传也可以“从身边发动,从基层发起”。
“信息员每日巡查,及时把信息报送到村协管员;协管员每月对辖区内重点涉食经营单位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及时把突发信息及检查信息报送到乡镇(街道)食安办,乡镇(街道)每季度对协管员及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王卫金认为,层层联动使乡镇(街道)能够实时掌握辖区内的食品生产、销售的动态,对可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隐患做到早排查、早预防。这使得以往“上级部门‘管得着的看不见’和基层群众‘看得见的管不着’的矛盾”迎刃而解。
梅溪镇作为试点,目前已经“召集”信息员24名,协管员25名。自9月15日该模式运行以来,成效已经初显。除快速取缔一批无证无照经营店铺外,食品案件办理的频率和效率也较以往有了提高。目前,食品安全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建设已在各乡镇(街道)全面铺开,本县“餐桌”有望更加安全。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