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来源: 安吉新闻网 | 摄影: 吴静 | 日期: 2014-09-26 09:48
昨天上午,开发区(递铺街道)东浜社区居民程本徽将自家收藏的晚清及民国初期长袍无偿捐赠给县博物馆,成为今年以来首个向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的市民,县博物馆特意将收藏证送到他手中。“心事了了。”他感慨道。
长袍是父遗物
据老程介绍,长袍是他父亲留下的,共三件。“料子不错,做工也细致。我当时就寻思着,应该有收藏价值。”他说,父亲程怀义出生于1897年,原籍安徽绩溪,8岁来到安吉讨生活。先从学徒工做起,吃苦耐劳数载后,有了一爿属于自己的布店,店名叫作“同丰”,地址在孝丰南街,当时很是有名。“这些衣服是他早些年的。”老程解释说,家里不算大富大贵,但有些“底子’,所以父亲穿得起长袍,当时普通百姓一般只穿短褂。
1982年父亲去世后,物件由老程母亲保管。出于尊重,老程兄弟几个从没问过父亲留有什么遗物。直到2002年母亲去世,他帮着整理东西时才发现这些长袍。抱着“要留个念想”的想法,他把这三件长袍抱回了家。
保存用足功夫
用“呵护”来形容老程对待三件长袍的态度丝毫不为过。
他把每件长袍都细心折叠,连同父母亲遗像一同放进一个高七八十厘米、长宽五十厘米的箱子。箱子为老木,厚层,足以抵抗返潮;箱内空间宽敞,可防长袍折皱。装载完成后,老程把箱子搬到干燥的阁楼,又在上面压了一个长木箱,并在最上方盖了一层塑料布。“一来是防止屋顶出现渗水情况,打湿木箱。二来压了那么多层‘料’,可以避免平时翻弄。”
要找个好去处
时间飞快,转眼就是12年。
今年恰逢老程家拆迁,老俩口忙着收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三件长袍怎么办?
“扔掉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太不尊重父亲了。但是传给下一代我也不放心,毕竟他们和父亲这一代没有感情基础,不懂得它们的意义所在。”思前想后,最终老俩口决定按照当地的风俗,在冬至时烧掉,算是“物归原主”。
没想到此想法一提,就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儿媳妇劝阻说,“这应该算是文物,有价值的,我们不如问问博物馆能不能收藏。”雷厉风行的儿媳妇随后就联系上了县博物馆。专家上门鉴定后,确认这三件长袍属于晚清及民国初期丝织品文物,具有一定收藏价值。“捐了!”专家话刚说完,老程就拍了板。
据测量,这三件长袍均身长140厘米,腰宽58厘米,袖长60厘米,分别为棉质及丝绸质地,为夹袍式样。县文物局副局长程永军表示,这些服装在我县较为少见,且我县博物馆内尚未有该时期的同类展品。“正在整理登记,今后将作为展品向公众展览。”他说,也希望更多群众能像老程一样,积极“献宝”,为安吉文物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