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9日 | 来源:安吉新闻网 | 作者: 吴静
“限塑令”实施在本月正式满六年。
六年来,人们的实际行为有何变化?超薄塑料袋在市场上是否“芳踪难觅”,免费塑料袋由此“退隐江湖”,于是,大家不再被白色污染所困扰?我们身边真的没有“白色垃圾”了?连日来,本报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河道里白色垃圾——
为积极响应“五水共治”工程,县内不少河道集中清理整治,但漂浮的白色垃圾还是斑斑点点。
□爆料人:王坪
□爆料点:孝丰
6月14日,孝丰小桥孝文化主题墙绘段附近的河道里零零散散漂浮着不少垃圾,最常见的是一些塑料袋、泡沫和包装袋。北街社区居民王坪每天进出,发现味道越来越重,河面越来越脏,挺忧虑的。
“这些塑料袋都是路上刮下来的,还有就是顺着排水沟、排污管流下来的。”老王解释着说,这河道是泄洪渠,平日没水,所以这些垃圾一直“堆积”,慢慢发臭。“换成其它东西早化了,可塑料袋化不了啊。”他说,“限塑令”实行这么久,从这些漂浮的“白色垃圾”就能看出不少人“令行不止”。“今年政府要整改,河道倒是能变样,可要是继续用塑料袋,这河道还是会出问题。”
□爆料人:小徐
□爆料点:天荒坪
天荒坪镇潘村一村民小组的水沟近期也布满了生活垃圾和塑料袋。
“这是我们村村民平时使用的水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脏成了这样。”小徐拍下了当时的照片:水沟上面漂满了绿色浮萍,中间还夹杂着红、黑、白塑料袋及五颜六色的食品包装袋。一些沟段不但漂着点点白沫,还泛着块状油光。“有些人将垃圾随手往里扔,导致水沟被堵。”她解释说,其中,塑料袋是“罪魁祸首”。
□爆料人:郭小水
□爆料点:县城
早上5点30分,县城管执法局递铺环卫所负责河道打捞的郭小水已经出发去递铺港清理垃圾了。
“平日每天清理河道垃圾有3吨,一到放假能增加到5吨。”他说,自己清理的垃圾中,大约1/4是塑料袋。不过有些塑料袋倒的确不是市民故意往河道里扔,而是被人扔在路旁,结果被吹到河道里。
“这是咱们城市的主要景观带,可总是有塑料袋漂着,多煞风景。”他告诉笔者,一年下来,河道清理工们从河里打捞上来的塑料袋要超过40万个。
生活区白色垃圾——
与河道相比,生活区域的“白色垃圾”人为因素更明显。
□爆料人:周秀芳
□爆料点:县城市民中心小区
小区有没有“白色垃圾”?
“塑料袋吗?怎么可能没有。”60多岁的周阿姨心直口快,回答说“地上有,垃圾桶里更多”。
“乱扔的不多,都是被风吹的。”她指着地上飘着的几只白色小塑料袋解释。但走到171号院附近一个垃圾桶时,她表情明显凝重了不少,手一指说道“看,我没说错吧。”果然,垃圾桶里到处都是塑料袋的身影:外卖盒子套着塑料袋;零食包装套着塑料袋;生活垃圾也是由塑料袋装成一兜……“说是说不让用了,哪管得住。”她叹了一口气,“大家也知道用塑料袋不好,可方便、干净,的确也找不到好法子代替。”
□爆料人:马孝权
□爆料点:长乐社区
“白色垃圾”多不多,环卫工人最有发言权。
下午2点,开发区(递铺街道)长乐社区齐云路上难见行人,环卫工人马孝权赶紧加快打扫的步伐,因为一到傍晚,成堆的垃圾特别是塑料袋又要接踵而来。“塑料袋最多,晚上加上上午的量,就能把这小车撑得满进满出。”他指着自己的长约2米、宽1米、高约1米的工具车无奈地说。
老马介绍,在这区域干环卫工作3年,垃圾袋数量有增无减。上午就得清理1000多只,下午情况要好上不少,两三畚斗就能处理,却也有近200只。为啥这片区域塑料袋多?“附近开着餐馆,附近居民和企业工人早上买早饭,晚上打快餐都用得上袋子。再加上买菜卖菜和路过随手丢的,那量可就大了。”
□爆料人:陈其芳
□爆料点:城南社区
城南社区竹林路周围也存在类似情况。
下午3点,环卫工人陈其芳正在将散落在各处的塑料袋收拢,打捆。“最头痛的就是这塑料袋,量多,风一吹又到处跑,烦哪。”66岁的老陈解释说,都说塑料袋被限制使用,可从他亲身经历而言,没有减少,反倒越来越多。
他对比着,现在早上光是塑料袋就能捡两尼龙袋,去年可没到这个量。为啥?“附近厂子多了,工人也增加,再加上小区百姓,买卖多,塑料袋就用得多。”当被问到“塑料袋不是禁止使用吗?”他笑了笑说,“老百姓哪管那么多,能免费用干嘛不用?”
从农村到城郊结合部,从城镇到城区,从河道到生活区,“限塑”六年,塑料袋依旧每天都在“飞入寻常百姓家”。是谁在使用?为何要使用?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报道。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