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5日 | 来源:安吉新闻网 | 作者: 余瑞
一家三代人的照片、11本不同年代的剪报、近50年前个人成绩单……这些都是昨天下午笔者在天荒坪镇余村村大坦自然村李俊贤家中看到的,是他收集的有关家庭的各种资料。
“你看,这张是我1966年小学时的成绩单,当时语文90,算术85。”今年57岁的李俊贤拿着自己保存完好“历史悠久”的成绩单开心地笑道,“这是我1981年的备课笔记。”李俊贤刚参加工作时是在小学任语文老师,如今完整地保留着当时的备课笔记、个人总结等有意义的文字资料。不光是自己的,一家五口人相关的照片、证书、家庭投资理财、医疗健康等相关的历史记录李俊贤一并保留了下来。
“还有剪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一直喜欢剪报,特别是1983年到乡镇文化站工作,有关天荒坪的报道我都会剪下来粘贴成册,从这一本本的剪报中可以看出天荒坪的变化。”李俊贤说,很多东西现在拿出来看颇有意思。
“像李俊贤这样保存了如此丰富的家庭资料,非常适合建立自己的‘家庭档案’。”县档案局监督指导科科长方隽婷说,“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装入档案盒,便于永久保存和传承。”
“其实以前都是自己无意识留存下来的东西,当时只是觉得许多东西扔了非常可惜,以后再也找不回了,日积月累地保留了许多珍贵的资料。现在在档案局的帮助下系统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档案’,使很多东西便于保存和传承,非常有意义。”李俊贤说道。
什么是“家庭档案”?“家庭档案”是家庭及家庭成员在生活、学习、工作及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归属个人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它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3月份开始开展‘档案进家庭’活动,收到良好效果。目前我县已有近20户家庭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档案’。计划到今年年底,我们会帮助150余户家庭建立完善‘家庭档案’。市民如果感兴趣想要建立自己的‘家庭档案’,可联系县档案局监督指导科咨询,有需要我们也会上门指导。”方隽婷介绍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家庭档案以其独特的魅力正日益受到社会公众青睐,它是一笔无形资产,十分珍贵,可以为家庭注入文化气息,提升文化品位。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