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典型宣传

三年行行摄摄 苕溪容颜日新

  “当我慢慢走向它,夕阳映照在西苕溪上,远处的山影朦胧起伏,没有来往的船只,四周很安静,听得见潺潺的流水声。”狄旭明不禁感慨:施工数载,山水依旧那么美!

  狄旭明,江苏溧阳人,供职于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为修建西苕溪大桥等来到安吉,成为我县11省道改建工程1标段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者,他每天都要去施工地走一走,用相机记录下不同时期的西苕溪情形,通过一组组照片对比西苕溪大桥施工建设的进度。

  “一开始纯粹出于工作考虑,就像是‘写’巡查日志一样,为的是掌握项目进度,查看工程质量、施工是否安全,后来被这里的风光吸引,赏景、工作两不误。”他微笑着说,这里风景如画,即使是做工程项目也不忍心破坏它的生态。

  他打开电脑,向笔者一一讲述每张照片拍摄的时间、西苕溪的细微变化。虽然拍摄的角度不同,建设中的部分桥体构造也呈现其中,但仍让人觉得整个画面很有意境。他说,安吉的山水比江苏多,尽管在2013年上半年之前,西苕溪水时常会发黄,但经过矿资、公安部门联合执法,禁止了商业采砂行为后,溪水开始变得清澈起来。

  一条溪流能长期保持水净,需要政府作为和百姓的自觉保护。狄旭明提到,县领导来工地视察时,让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西苕溪水可以游泳”。他说,这话表明作为地方领导对治水的成果是很自信的。此段西苕溪污染源较少,再缘于清水入湖项目、“五水共治”行动,溪水变清澈正体现了这些工作取得了成效。

  “秦淮河在2005年也是很浑浊的,当时市政府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才使它恢复清澈。”在狄旭明看来,“山青水净”、保护环境的理念值得推广,只有深入人心了,美好的事物才能长存。

  “其实,环保与安全优质施工是并行不悖的。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也注意对环境保护。”他说,必须带着环保理念施工,公司其他员工也跟他有着同样的感受。我县11省道改建工程1标段项目包括西港大桥、西苕溪大桥、马家渡大桥三座大桥和9公里道路的修建,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更加不能小觑,施工前已制定了环保方案,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启用专门的泥浆船运走多余的建筑垃圾,严格控制泥浆排放,不让多余泥浆进入地方水系。

  看着眼前秀美的山水,狄旭明表示,明年5月工程结束后,会把环保理念带到新的工地。做工程,环保是永恒的话题。

  编辑短评

  一个大桥工程的项目经理,近三年时间的图片记录,见证的是西苕溪水流的日渐清澈。在每天的“行行摄摄”中,不仅一丝不苟把握了工程质量,不经意中还升华了自己的生态理念,看到了“山青水净”行动的付出和回报。他的感慨,同样让我们“感慨”:人人都是环境的受益者,人人都来做环境的守护者。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