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典型宣传

病房里的温馨故事

  说起护士,人们都会想到“白衣天使”,近日,笔者走进县城各大医院,采访到了很多温馨的病房故事。

  550天的无微不至

  “母亲住院已有550天,翻身擦背、日夜巡视,按每天巡视12次,每次巡走200米计算,呼吸内科护士累计为母亲巡走至少1320公里。”这两天,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士又收到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透露出患者家属甘女士的感激之情。

  汪明芳是呼吸内科护士长,工作18年,每天都会收到患者的感谢之词。然而收到这封感谢信时,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其实这是护士的本职,但是患者家属能如此感谢我们,体谅我们,我和其他同事还是非常感激。”汪明芳说

  “她们工作真是很辛苦,特别是今年正月里,别人都在团聚,而她们却坚守岗位,我妈妈有四次差点窒息,都是因为护士及时赶到,实施抢救,妈妈才能活下来。”

  700元的生命厚度

  700元,数目不多,然而对于来自云南的熊女士来说,就是生存下去的希望。

  3月30日晚11点,熊女士因为产后大出血,被家人从天荒坪紧急送到县妇保院。在产前科的分娩室里,通过医生抢救,出血被止住,熊女士被送往产后科。

  第二天一大早,产前科护士长黄灵燕前往产后科看望熊女士,然而还没进病房,“我们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不输血应该没关系。”听到熊女士的丈夫无奈地回答医生,黄灵燕一阵心酸,熊女士产后大出血造成严重贫血,如果不输血,恐怕会有生命危险,而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母亲,而熊女士左臂截肢,想必为这个家庭已经付出很多。

  “昨天那个产后出血的产妇太可怜了,脸色苍白,右臂上满是针孔,家里拿不出钱支付输血费,我们帮她一下吧!”黄灵燕对同事说。6位值班护士很爽快地答应了,每人拿出100元,黄灵燕赶快拿着700元送去给她丈夫。

  贴心话里的“亲情”

  “陈阿姨,今天中午吃什么好吃的了?”“张师傅,孩子最近学习怎么样啊?”这样的问候语,县中医院血透室里每天都能听到。9名护士和70多名血透病人不是医患关系,而是没有血缘的亲人关系。

  陈老伯,一位古稀老人,生性严肃,在夸奖赞美别人时脸上也毫无笑容,每次透析前还会用力跺脚。护士长胡伟清从2004年血透室设立时,就一直在此工作,然而她也没有见过这么“古怪”的病人。

  但是她心里清楚,尿毒症病人因为长期患病,往往会感到孤寂甚至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陈大伯,要开始透析了哦!”“陈大伯,你年轻的时候一定很帅!”虽然总是得不到回应,但是每次胡伟清和其他同事来查看透析机工作情况时,都会主动和陈大伯说话。终于陈大伯“经受不住”护士们的“连续攻击”,言谈渐多,心态渐好。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