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新闻评论

银发志愿更可敬

  “我要走了,到了另一个世界,我还要捡垃圾。”去年底,74岁的安吉县环保大使袁凤钗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留下这句遗言。年届古稀后,她连续四年做环保义工,总计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步行8324公里,捡拾20000公斤垃圾。她说:“有环境,我们才有未来。”如今,优雅竹城中再见不到这位身背垃圾袋、手持火钳夹的老妪身影,但她留下的精神财富灿如晨霞。

  本县还有一位长年义务普法的宣讲员张建民。这位78岁的老党员,手写了38本普法讲稿,并根据八种不同听课对象,设计不同的宣讲提纲,累计40多万字。迄今,他在全县各地,特别是中小学作巡回法律讲座,已坚持了整整24年。年均讲课60场左右,累计1200多场,听众达12万人次。无法统计的是,青少年学生因听了他的讲座而避免失足者几何?

  在人们印象中,中国大陆的“志愿者活动”大多冠有“青年”前缀(如“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志愿活动常由各级团组织发起。许多人想当然地以为这是年轻人的事。事实上,志愿活动本身并无老中青之分。“只要人人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这里的“人人”,显然没有年龄框框。而袁凤钗、张建民这样的银发志愿者,无疑更可敬、可佩!唐诗有句:“一径绿苔凝晓露,满头白发对青山。”银发族精神抖擞地行进在志愿者之路上,可谓“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报载广州逢源街陈翠荷老太太,在88岁时穿上街道统一订制的大红色义工服,坐在轮椅上履行义工之义务。老人腿部曾受伤,在家须借助小板凳行走,外出要坐轮椅,行动很不方便,但这并没有磨灭她助人为乐的一片爱心。她喜欢主动和孤寡老人聊家常、说故事,常坐着轮椅外出陪孤独老人聊天,在社区中成了有名的老人“心理医师”。95岁时,这名堪称全国最高龄的义工,还坐着轮椅去慰问孤老。

  志愿活动的主体不必太多强调“老中青”之分。如今在一些城市社区,就不乏“长者义工”队伍。他们发挥余热,老而有为,越老越有奉献之心。以持之以恒的务实之举,无偿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同时,也使自身精神世界和晚年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国外开展志愿者服务,并不特别强调主体上的青年性。参与者日益呈现出全民化倾向。外国志愿者队伍就不乏“银发族”。

  青年成为志愿者活动的生力军,乃至主力军,于情于理都很自然。但广大中老年人群也不乏心怀“志愿”者。这是一种值得加倍珍惜的正能量。银发志愿除了义工本身的价值外,还具有感召中青年,教育青少年之言传身教的社会功效。中国本身有敬老之传统。老年人积极主动地投身志愿活动,理当加倍敬重!

  当然,“长者义工”之事,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觉自愿,要注重量力而行,扬长避短。最好在方式、方法上多体现“长者”特色。老年人固然常成为接受志愿服务的对象,但对那些满怀爱心并行有余力的老人来说,自身何尝不可以成为志愿者。老有所乐,也可以是助人为乐之“乐”。

  笔者曾为本专栏写过一篇《志愿者无分青壮》,对如今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大多淡漠于志愿活动之现象颇有微词(其实也是自我反省和检讨)。有感于袁凤钗、张建民近在身边的事迹,今又拿志愿者年龄之话题说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乎?

  某年“春晚”赵本山和宋丹丹演的陪老人聊天之小品,末了,男的不是主动提出要跟女的去做“义工”吗?青年志愿固可喜,银发志愿更可敬。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