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新闻评论

“30万支”和“180万吨”

  有两件多年前发生在安吉的真实故事,都事关招商引资。虽早已事过人迁,当时也未给本地带来明显负面影响或造成实质损失,但从事情本身,还是可得出一些当引以为戒或值得反思的东西。

  第一件事知道的人不多。近二十年前,有一位外籍华人来安吉,自称是如何如何大的老板,还带了一个气质、形象绝佳的女秘书。那来头、那气派,实在非同小可。该老板和县里商谈大面积租赁安吉毛竹山的事。声称他麾下的竹制品加工企业规模如何大,产业链如何健全,每年需要很大数量的竹原材料。为保证供求,他打算把“中国竹乡”安吉的百万亩毛竹山全部统一承包下来。如此“狮子大开口”,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当然,也让一些好大事功者感到激动和兴奋。兹事体大,有关领导叫来县财政局、林业局的同志共商此事。当时,县财政局农财股一位“为党打算盘拨子如飞”的副股长,怯怯地问了大老板一句(同时眼光熬不牢瞟向那女秘书):“你们一年的用竹量是多少支?”老板楞了一下,随口报了一个自以为很大的数字:“30万支。”那副股长接着说:“我们安吉现在年产商品竹总量是1800万支。”老板一时接不上话来……且不说“全包下”之事实际操作之可行性,就是真的“包”成了,那么,安吉自身众多竹制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问题又如何解决?其实,从上述那段对话,明眼人就可看出所谓“把安吉的毛竹山统统包下来”之宏大构想是如何不靠谱,如何大言欺人到荒唐的地步。之后,这超大引资项目遂寝矣。

  另一件事广为本地人所知。十多年前,安吉曾引进一个所谓“大好高”项目,就是建一座大型基尾啤酒厂。说实话,笔者虽是资深酒徒,但至今没搞懂啥叫“基尾啤酒”(据说采用洋酒与啤酒两种混合工艺“杂交”而成)。投资方声称这拟建的啤酒厂,年生产设计能力是180万吨啤酒。上世纪九十年代安吉有一家较有名的乡镇企业——白水湾啤酒厂(后加入钱江集团)。而该厂年设计生产能力只有3万吨,实际年产量2.5万吨。有位曾在天荒坪政府工作过,且熟悉啤酒厂情况的朋友,听说这年产啤酒180万吨的“大项目”,他粗粗算了一笔账:平均日产5千吨,且不说厂房面积、生产规模、原料采购,就说运输吧。他知道啤酒产品和其包装物的比例大概是1比1,也就是一吨啤酒通常需要一吨重量的包装物。日产5千吨,那么产品在外运时总量就达到了1万吨。这意味着每天要有一千辆载重十吨的大卡车运送啤酒。何况,满载的卡车开出去,还要源源不断地空车开回来。不然,明天的货怎么装运出去啊?这样一算,就是每天要有两千辆十吨大卡进出安吉了。试想:两千辆十吨大卡,每天在安吉的公路上川流不息(那时安吉还没高速公路),那是什么景象?另外,日产5千吨啤酒又是什么概念呢?当时的安吉水厂,每天供给县城递铺的自来水总量,也只有万吨规模。如此一算帐,年产180万吨啤酒的企业落地安吉的大好事,也就经不起推敲了。据说这“基尾啤酒”项目当时还搞过啥隆重的奠基仪式……不过此事很快寝矣。

  这两桩事明显都经不起算帐。遂想起“大跃进”时,毛泽东曾批评陈云是“算帐派”。《陈云文选》第三卷收有一篇写于1959年5月的《落实钢铁指标问题》,通篇几乎都是围绕钢铁指标的算帐。当时,伟大领袖号召“大炼钢铁”,并想当然地定了年产1800万吨钢的宏伟指标。陈云从矿石、焦炭、耐火材料、钢铁冶炼、钢材品种、铁路运量等各项的调查,经上下左右各方面比较研究,最后提出钢材的可行指标拟定为900万吨,钢的生产指标拟定为1300万吨。在“大跃进”的冒进形势下,陈云敢逆上意,当一个清醒的“算帐派”,这是真正的实事求是!怎样才能实事求是,陈云总结过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还曾在多次讲话中提到这样一种人:“头戴瓜皮帽,手拿水烟袋,经常踱方步。”指的是旧时代那些有谋略、会算帐的商人。共产党干部管理经济,当借鉴这些人的长处。

  笔者不懂经济,也不会算帐。但依常情常理,搞经济如果不懂得算基本的大帐,就像写文章不会使用标点符号。那还不如洗洗睡了。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