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来源: 安吉新闻网 | 摄影: 吴静 | 日期: 2014-05-07 09:23
五月来了,六月还会远吗?六月近了,高考就在眼前。
昨日,高考正式迎来一个月倒计时。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县内各所高中高三学子已全身心进入到紧张备战状态。
校园:“高考文化”格外浓
晚上8点,正值安吉高级中学晚自习时间。高三教室里鸦雀无声。笔者在几间教室门外走过,没有一位学生抬起头来。他们面前的书本摞得跟小山一样,大多数学生埋头在这摞书本的后面,完全看不清他们的脸。
在一间教室的前方,贴着一排关于复习诀窍的小纸条。该班班长介绍说,这是希望能利用空余时间,帮同学们多记住点东西。而带着“拼”字的大字报和简易高考倒计时牌放在最显眼处。
各个班级教室前后方的墙壁与黑板是学生们展现个性的舞台。“静、竞”和“零抬头、无声音”时刻督促自律、奋学;“同校同读岂愿屈居人后、同窗同学焉能甘拜下风”催人奋进;“拼一年春夏秋冬、博一生无怨无悔”表达了学子迈入高三后的心境。除激励性的语句,还有班级将浙大、复旦、北大等名校校徽绘在了黑板报上,冲击力十足;而教学楼正对面,两条分别标有“学思并举、内蕴外化、分秒必争求精进”,“师生同志、教学相长、胸有成竹铸辉煌”字样的横幅格外显眼。
大字报、黑板报、横幅…本学期起,这样的“高考文化”在昌硕高级中学、孝丰高级中学、振民中学等学校也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不过显然,这些1995年左右出生的学子更富有创意,也更乐观。不少如“奋斗50天,增加50分”,“您的余额不足30天,请尽快学习充值”等标语在紧张的氛围中让他们也得到了放松。校方表示,这些豪言壮语类的口号和标语能够增强学生信心;鞭策型的能起到督促作用;充满创意的幽默感类标语则能放松心情。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级文化,由学生自主安排,而事实上这也不失为一种自我调节和放松的方式。
老师:坚持“陪跑”到最后
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在这最关键的时刻,他们自然也在坚守。
昌硕高级中学高三数学老师胡玉婷做完手术不到一周就匆匆赶回学校上课,因为她带的这批孩子到了最关键时刻。即使身体不适,她几乎也总是每天在6点30分之前赶到学校,能多解一题是一题。“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她总是想办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事评价道。
“要注意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晚上9点,安吉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各教师办公室里都是人头攒动,或单独辅导,或两三人一起讲解,无一例外,老师讲得仔仔细细,学生听得认认真真。分管高三年级的副校长沈涛介绍说,高三有50多名教师,除当值教师外,其他多数也都会自发到学校值守,为学生讲解。
据介绍,全县高三学生今天将进行第二次模拟考试,随后进入全面查漏补缺阶段。之后的复习主要是知识回顾、查漏补缺、实战模拟,并通过大规模的训练,以提高应试能力、心理技巧及答题规范。
学生:考前调整因人而异
昨天,高三学生小周一天都呆在书桌旁。她的同学介绍说,除了去过几次厕所,她几乎纹丝不动。课后,同学邀她到室外透气,被她婉拒。“只要想到万一考得不理想,就不知所措。”她说,同学都在开导她,可自己还是常常忧虑。
与她相反的是一下课就奔向篮球场的几位男生。“不担心影响学习吗?”一男生回答说,“读书太久,闷呢!打打球能减轻些压力,这也是放松心情。”
笔者在各校虽没看到“头悬梁锥刺股”的“学霸”,但大多同学的学习状态都非常紧张。在昌硕高级中学食堂门口,笔者碰到了几名带着书的高三女生。“看得进去看不进去是另一回事,但总觉得带着才踏实。”
“大多数同学目前的状态是很好的,有适度压力,但也有个别同学压力较大,还需要本人、学校和家庭帮助减压。”笔者了解到,部分高中已经成立了考前心理疏导组,由各班班主任、任课老师,逐个对班上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在轻松愉悦的对话中安抚学生焦躁的心理,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参加高考。安吉高级中学等学校还推出“高三营养餐”等,保证学生足够的营养。
链接
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时间了,不少考生开始焦虑到失眠、暴瘦、厌学,而家长们也没有闲着,忙着为孩子们补营养,甚至“临时抱佛脚”。
专家建议,高考临近,同学们应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给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积极应对就能够有突破;家长更应该摆正心态,家长不焦虑,孩子的考前焦虑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