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来源: 安吉新闻网 | 摄影: 王敏怡 | 日期: 2014-04-22 08:54
50年前,一群朝气蓬勃的小姑娘、小伙子从杭州来到安吉良种场。他们曾在这里留下了最难忘的一段时光。昨天他们再聚首位于梅溪镇的原安吉良种场。因为一段相同的经历,老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尽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家各奔前程,有的成为老师,有的进入企业,有的下海经商,有的则在政府机关工作,但是大家都会经常联系。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毛主席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上周六晚,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50年后聚首,共同的知青岁月带来了这顿不普通的团聚宴。席间,有人现场作画、写字,有人上台高歌一曲,更有越剧、豫剧表演,当熟悉的歌声在耳边响起时,台下的老人不禁放下筷子,打着节拍一起哼唱。
难忘蹉跎岁月
1964年6月24日,42位年轻人坐着长途汽车翻山越岭从杭州来到安吉良种场,开始他们的知青生活。
徐水文,今年67岁,当年只有17岁的她离开大城市,来到小山村。石子路、烂泥地、茅草屋、老咸菜……这一切,都出乎想象的艰苦。“天没亮就开始干活,种庄稼、挑肥,还要挑土加固防洪堤,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每天挑80担土,肩膀、手掌都磨出水泡,一边哭一边坚持。但是一天劳累的工作结束后,一群年轻人就会光着脚丫,在晒谷场上奔跑、歌唱。夜深了,点上煤油灯,在茅草屋聊聊白天的趣闻。那时,我还学了一个月的战地救护。”徐水文回忆起那段时光,觉得虽然充满泪水,却很充实。
聊起过去,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在抗洪中牺牲的陈凤英。“来的第一年,山洪爆发,我们正忙着运土加固防洪堤,洪水漫过脚背的时候,老百姓喊‘不要再加固了,防洪堤马上会被冲毁的,快跑’,最后防洪堤还是倒了,洪水冲毁了农田、房屋,也带走了才18岁的她。”一位老知青难过地说。
喜看安吉巨变
1971年,徐水文离开安吉,直到40年后的2011年,徐水文再次踏上安吉的土地。今年,是她离开安吉后第二次回来。“安吉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感觉特别亲切。”谈起如今的安吉,老人感慨万千,“安吉的变化真大,记得当时我们从安吉坐车到杭州,要半天时间,翻山越岭,山路十八弯,挺险的。两车交会时,不小心就有可能翻下山,我坐在车上有点怕。现在可好了,上高速,一个小时就到,乡村小道也都是水泥路,以前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和颠簸的石子路都没有了。”
吕赐恩也是其中一位支青,娶了一个安吉姑娘,1977年带着妻子回到杭州。这三十几年,几乎每年都会回安吉,可谓见证了安吉的发展。“过去,安吉就是嘉兴地区最落后的山区小县,如今安吉是上海的后花园,中国的美丽乡村。”老吕觉得,安吉年年都有新模样,越来越美丽。
老人们说:“我们这群人,已经有4位去世了,50年聚首,真是难得,不过有几位家中实在太忙抽不开身,我们约定健康快乐地生活,5年、10年以后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