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来源: 安吉新闻网 | 摄影: 丁峰 | 日期: 2014-03-31 15:55
3月29日,安吉白茶临时交易市场开启干茶交易。开市第一天,新茶价格如何?记者进行探访。
3月29日早晨7点钟,茶农李晓青带着30斤干茶来到临时交易市场。刚一放下就有好几位茶商围了过来,看茶、闻味、品茶之后,来自江苏的茶商陈林就以600多元/斤的价格全部买走。
“她的白茶质量好。”陈林说,李晓青的白茶颜色好看,口感也好,600多元/斤的价格能接受,在今年各地茶叶销售价格普遍下降的大形势下,这个价格是比较高的。
据了解,3月29日虽然是正式交易第一天,但此前已经有茶农和茶商在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县城管执法局开发区城管分局副局长林泽虎介绍,前四天已经有茶农和茶商进场,第一天人流量300人左右,交易量约600斤;第二天就达到了3000人,交易量7000多斤,近2天已经有5000多人,交易量上万斤,“人流量中,茶农占到了60%以上。”
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安吉白茶大规模交易首日散户茶农的平均价格略低。部分茶农表示,虽然价格降了,但今年的茶叶没去年好卖。“都摆了2个小时了还没卖掉,价格谈不拢。”茶农小梁看着2大袋干茶对销售不顺心有忧虑。
和数千在临时交易市场里“淘金”的散户相比,规模茶企的安吉白茶交易价格相当坚挺。大山坞茶厂负责人盛勇成介绍,今年大山坞白茶价格最高3000多元/斤,青叶全部全部采自茶园基地,严格按照采摘标准,新茶品质好,价格和去年不相上下。
“今年新茶价格下降早在预期之内,随消费形势的变化,高档茶减少、主攻中端商务市场已是茶企的共识,也是茶叶经销商的共识。”去年底回访经销商之后,峰禾茶厂负责人马荣达对今年的价格走势早有判断,和散户茶农相比,企业可依靠固有的渠道和品牌支撑,有一定的价格控制能力。
在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赖建红看来,散户茶农受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一方面是缺乏品牌和渠道,另一方面受限于茶市“一天一个价”的交易传统,难以在价格方面提出要求。
“尽管有了茶园证的原产地保护,去年茶市显现的散户茶农、茶企价格两极分化趋势今年还是表现的更明显。”赖建红说,从表现来看,即今年一部分规模茶企新茶价格和去年持平或略有上升。鉴于此,今后的销售趋势是茶农、茶企各有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