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5日 | 来源:安吉新闻网 | 作者: 童海燕
3月11日晚上6:30,夜幕低垂,孝丰镇老石坎村村民应为民和老伴正在抬毛竹。正在村里“夜访”的镇农整干部李文龙知道老应刚开过刀,赶紧上前帮忙。“你刚动过手术,身体吃不消,千万不能累着!”手上利落地摆弄毛竹,嘴边随意地聊起农整工作,老应夫妇高兴地和李文龙交谈起来。“讲大道理不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距离可以拉近很多,听到的真心话就多。”李文龙说。
在大河村,村民陈富宝吃过晚饭正准备看电视,看到“夜访”的镇干部张云峰走进家门,紧张地用不利索的普通话打起招呼。张云峰连忙用安吉话和老陈聊起家常,这一聊,老陈立马放松了。“说安吉话好,听的懂,说的顺。”兴致勃勃地听张云峰用“土话”解释着“五水共治”内容,老陈连连点头。“老听电视里说‘五水共治’,一直搞不清楚是什么,现在总算知道了,也明白了这和我们都有关系。” 陈富宝说。
同坐一条板凳,同聊一个话题,同解一个难题,这样的场景在孝丰镇随处可见。从今年2月底开始,该镇全面开展“夜访农家”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利用八小时工作外的时间,分组将21个村(社区)的万户人家逐一走遍,确保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在走访过程中,每名党员干部要即时绘制“走访路线图”,登记“民情信息表”、记录“民情笔记”,镇党委每季度要召开一次“群众工作例会”,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集中讨论解决。
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走到。夜访制度推动党员干部心思往下沉、眼睛往下看、脚步往下走,收获颇丰。“一开始走进村民张昌生家时,他不是很热情,后来我主动和他聊起孩子上学问题,他打开了话匣子,连隔壁邻居也加入讨论,做群众工作一定要了解他们真正关心的”、“有村民在走访时反映,想搭简易工棚,我们和他解释‘三改一拆’政策后,得到了他的理解,老百姓其实很好说话”、“看到了干部,说上了话,有些问题就算一时难以解决,群众心里的结也解开大半了”、“以前到村里去,有些村民不太爱理你,现在去,老远就有群众打招呼问好,很有成就感”……翻开镇干部的民情笔记,这样的感悟随处可见。
据镇党委书记胡建军介绍,为确保夜访成效,该镇将建立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夜访工作群众评审团,采用不定期打电话、实地走访群众、抽查民情笔记等形式对夜访结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纳入镇机关干部年终考核。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