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来源: 安吉新闻网 | 摄影: 汪俊 桂雯君 | 日期: 2014-01-09 10:15
一碗承载着中国人记忆的腊八粥是如何炼成的?熬制环节处处用心。
一碗寄托着中国人美好心愿的腊八粥是如何送达的?全城上演温暖插曲。
灵峰寺小火慢炖,“爱心店”通宵自制,志愿者冒雨传送……昨天,一碗碗腊八粥承装着满满的故事香飘街巷,安吉市民感受到了传统习俗之美、民间人情温热——
昨天是腊八节,在这个传统节日里,安吉不少市民都喝上了一碗香浓的腊八粥。
一碗腊八粥 包含着辛劳与付出
从去年12月31日开始,灵峰寺就紧张地开始选取材料,准备熬制腊八粥。1月5日,寺里的五口大锅齐齐开火,寺里的僧人和各地赶来的居士们组成了一支专业的“煮粥队”。
负责腊八粥相关事宜的僧人耀方师傅解释说,对于佛家子弟来说,腊八节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相传腊月八日是释迦摩尼成道之日,僧人们会在这一天熬粥分给居士和百姓,以提醒他们可以得道。灵峰寺腊月八日送粥的传统在寺院恢复香火后便一直没有停过。”
“我们江苏一共来了九位居士,专门负责在灵峰寺熬粥。”来自江苏的朱阿姨告诉记者,一锅粥有三个人负责,每天至少要熬15锅。“这几天,我们已经煮了100多锅了。”
施粥台前,六位师傅、居士正忙着抬粥、打粥、装袋、引导喝粥的市民。负责打包粥的师傅告诉记者,“从1月5日开始我们就陆陆续续开始送粥了,到今天结束,寺里要送出2万份左右的腊八粥。”
一碗腊八粥 寄托着吉利与平安
昨天一大早,灵峰寺比平时多了一份人间烟火味,百余领粥的市民或围坐一起喝粥,或排队领粥,场面颇大。
“我们是第一次来灵峰寺喝粥。”清晨6点不到,在人民医院工作的吉女士就和第一批前来喝粥的市民一起,拿到了一份热腾腾的腊八粥。吉女士说,主要是感受一下中国的传统习俗,祈来年平安幸福。
“我第一次喝到甜的腊八粥。”从四川来安吉旅游的张哲告诉记者,“我们家乡烧的腊八粥是咸的,里面有火腿和腊肉,喝到甜的腊八粥,挺有意思的。”
今年八十好几的朱大伯回忆说:“小时候家里穷,喝不上腊八粥,有一年我生病,母亲去讨了一碗腊八粥来给我喝,那个味道我一辈子都记得的。”自从灵峰寺恢复香火继续施粥后,朱大伯每年都会赶来。“来讨碗粥喝,图个吉利,也图个平安健康。”
一碗腊八粥 传递着爱心与感动
早上6点左右,苕溪路上的粥皇店内,“爱无界”的几名志愿者正忙着分装腊八粥。
汪涛是店老板,也是一名志愿者,三天前就开始为腊八节送腊八粥做准备。“要送200份,煮了3大锅。”汪涛告诉记者。“想早上能趁热送粥,所以我们是7号晚上12点开始煮的。”汪涛说,三锅粥全部装完已是上午6点50分,几位志愿者把一箱箱腊八粥装上车后,匆匆赶往百汇门口和其他志愿者汇合。
7点15分,十几名志愿者向四个方向出发,把粥分给起早忙碌的马路天使——环卫工人。记者跟随其中一组前往人民路段,志愿者郑瑛拿着腊八粥,一份份送到环卫工手里。为了让他们能趁热喝粥,她接过扫把帮忙打扫。“在腊八节送腊八粥是件很有意义的事,特别是给环卫工人。看他们这么辛苦,就想为他们做点事。送一份腊八粥,让他们在大冷天感受到温暖。”郑瑛说。
环卫工李店居告诉记者,这已经是第三年收到腊八粥,很感谢这些热心肠的人。
巡特警大队给本报热线打来了电话,酷比龙大酒店的志愿者给正在巡逻的巡特警送上了一百份热粥,工作了一晚的巡特警队员们被这一碗碗香气扑鼻的腊八粥感动了。
环卫工人柴秀荣发来了短信:“今天早晨有两名志愿者送腊八粥给我们环卫工人,我们十分谢谢他们,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