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节年为首”,安吉人与全国全省多数一样,把“过年”视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
在旧时,一进入腊月便开始筹备,办年货、掸尘、扫地、置新衣……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选择吉时放鞭炮开大门迎接客人,称之为“开财门”。待全家起床后,要拿糖果糕点打“早伙”。不同于现在的是,早餐大多素食,一般吃饺子或者汤圆,象征“合家团圆”;早餐过后,首先是要到厅屋祖先堂,向祖先跪拜,各家由长辈带领向邻里各家拜年;由于安吉是移民县,如今已见不到全村或者大家族到祠堂朝拜祖宗或者到寺庙朝佛的景象,在古时的正月初一这一天,全村人将由长辈引头,敲锣打鼓到祠堂朝拜祖宗或者到寺庙朝佛,这一举动被称为“出行”。此外,与现在不太讲究禁忌的是,古代的正月初一,安吉当天是忌扫地和往外泼水的,以免财气外流,当然,同时要忌讲不吉利的话。
《安吉县志》第二十六编第四章岁时习俗有关于“过年”记载——“农历新年,今谓春节。旧习,新年头五天,除少数应时行业外,各业都暂歇。除夕半夜一过,各家开门放爆竹,名谓‘接年’或‘接天’。初一早餐,或吃汤圆、汤团,或吃粽子,或吃面。这天人人穿戴一新,不扫地、不动刀、不挑水、不借火,女子不下厨。小孩先向家内长辈拜年,次向亲戚、邻里拜年。邻里成年男子相见,互道‘见面发财’致贺,直至正月十五。”
杀猪饭
杀猪饭的号召力,不在滋味,而在气氛,杀猪饭的过瘾处,不在喝酒吃肉,而是菜有菜香,肉有肉味。
杀猪饭是安吉不少地方的过年习俗,通常在腊月间操办。一进腊月,农村人杀年猪的时候,都会摆上几桌酒菜,请邻居和亲朋好友吃上顿饭,即杀猪饭。往往一家请罢,另一家又请,以致整个腊月都成为杀猪饭月份,基本都在吃杀猪饭中度过,欢乐热闹的年前气氛很浓厚。
以前农村生活是比较艰苦,一年到头也没什么肉吃,养猪几乎是每户家庭每年必须要做的事,当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饲料,一般都是去田间地头,或者山上割一些现成的野草、猪笼草或是番薯藤等等,养一头猪非常辛苦。等到快过年了,忙了一年的农家人就会把杀年猪作为丰收的象征,杀得一头大猪是主人家富庶的体现,是农村的大事。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猪肉早已成了餐桌上的家常菜,农村人对杀猪饭的期待也早已不像从前,倒是吃不到杀猪饭的城里人,又开始回到农村,去品味曾经丢失的年味。
打年糕
吃年糕的历史在我们浙江地区由来已久,相传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宰相伍子胥为了让百姓不被饿死,发明了这种类似“城砖”的东西并将其埋在地下,帮助无数百姓度过的饥荒,后来,百姓为了纪念伍子胥,就将吃年糕的习俗一直保留了下来。
解放前,打年糕都是借助一些传统的工具,主要依靠手工打制,先要在自己家将米浸泡一星期左右,然后拿到村里面有石磨的人家将米磨成粉,磨成米粉之后,将粉装入蒸桶,就要上蒸架了,一般一蒸桶粉有25斤左右,什么时候熟可不是很容易把握的,一般都需要有专人照看才能掌控好火候和时间。
米粉蒸熟后,就该扔到石臼里正式进入打的阶段了,这时一般都要挑一些村里力气大的壮小伙,几个人轮流打上10多分钟,就算差不多可以取出来了,这时的年糕是极软的,正好用刀把它割成小段,然后放到木制的印板里一夹,最终的年糕就成型了。
以前的人们为了给过年的时候多增加点喜庆,还会在印板上刻一些“福”“乐”“寿”“喜”等字,或者是刻一些梅花、竹子的图案在上面,年糕更像一件件艺术品了。
在手工打年糕的时代,年糕是人们越冬的重要粮食储备,一般都要吃到来年的清明,一些大户人家,一打就是500斤,可见打年糕对于每家每户来说都不是一件小事,村民们一起互相帮助,出工出力,完全都是义务劳动,重要的是过年大家伙一起过年的气氛。
回忆那时的年
上世纪30年代,日子过得怎一个“苦”字了得,过年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大年三十吃的一顿肉,几十年都不会忘记。此外,过年能吃到豆腐都算是件幸福的事了,还有把红薯粉和糯米粉混到一起做成的炸饼,小孩子总是会眼巴巴看着来拜年的亲戚送来的东西,希望能吃点。
上世纪50年代,过年吃的总算多了点,瓜子、花生、番薯干都是母亲的味道,不过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吃。水果和糖都是稀罕物,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吃年夜饭时,肉丸子、鱼都是不能吃的,因为正月里还要用。
上世纪70年代,过年的鞭炮声开始变得越来越热闹,孩子们也将放鞭炮当成过年最期待的玩耍方式之一。难得能有穿新衣的机会,多数时候,都是哥哥姐姐穿过了,再给弟弟妹妹穿。过年终于有肉吃了,根本没有“吃腻了”的说法。
上世纪80年代,对过年的期待,是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大家都能穿上新衣,相互拜年,相互品尝各家的美食,桔子、苹果、红鸡蛋,总能塞满孩子们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