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 来源:安吉新闻网 | 作者: 陈丽君
原生态的河流是怎么样的?有青蛙、有鱼,有深潭、有浅滩,有各种生物栖息。岸边野草丛生,有花有树。在港口溪畔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农王克荣这样描述。
港口溪由东坞里、查家头、朱家坞三条河流汇集而成,最后注入浒溪。港口溪曾是惠泽老王家祖上三代的河流。“我们家三代都是撑竹排的,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港口的毛竹就是扎成竹排运到梅溪、苏州……”在82岁的老王印象中,老百姓把港口溪当成宝贝,舍不得往里头扔一点垃圾。
“这些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山上下来的洪水又急又猛,把这条河冲得一塌糊涂!”提起这些,老王有些郁闷,“很多人也不把它当回事了,家里的垃圾,拆房子的垃圾,都往河里倒,太邋遢了。”
去年,天荒坪镇启动港口溪整治。“现在好了,整治后的河道又变得干净、漂亮了。”老王笑呵呵地说。
走出老王家,记者来到港口溪畔。绿荫、木栈道。有村民正拿着水壶蹲在亲水平台边取水,“用河水浇花比用自来水浇花好。这个平台设计好,方便。”
放眼望去,港口溪蜿蜒而去,一路弯弯曲曲,极尽妖娆。该镇副镇长梅永平说,在整治中,尽可能地让河道呈现自然蜿蜒状态,保持本色。他说,生态河道的设计并非不考虑河道的行洪功能,它呈现的恰恰是雨水、河道、土地三者本应该有的关系。
在溪边行走,不经意间一俯首,突然发现这条河的堤防是用圆球状石块砌成,球与球之间留有空隙。“传统的方块型条石,植被很难生长。”梅永平解释说。这时,记者看到水位线下的堤岸,一群鸭子在溪水与堤岸石缝间寻找食物。原来在河道整治中,打破传统的密不透风的水泥光面设计,改用砌石,石头间缝隙利于透水,成了一些水生动物的避难所。
“看,有小鱼!”随行的港口村老村长施文虎指着河边说。果然,在一丛丛、一簇簇水草之间,有不少细小的鱼儿在悠游。老施说,他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在港口溪捉鱼,水草里、石头底下,随便摸摸就能有一大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港口溪里的鱼似乎绝种了。现在好了,又有鱼了。”老施乐了。“这条溪里的鱼也是有福气的,”梅永平说,河道上筑了一些堰坝,每道堰坝都设有专门的鱼道。“鱼儿能够自由出入,才能有效地保护河道的生态系统。”梅永平还告诉记者,港口溪里其实有很多品种的水草,不少是撒播的,水生植物、宿根植被生长起来,坡岸也被牢牢抓住了。
记者发现,河道边,港口村这段两岸树木比较高大,而西鹤村这段的树木则显得娇小。梅永平说,进行生态河道整治,这是为了让岸边景致最大限度保持原貌。
每一条河流都有一段美好的故事,港口溪留给后代子孙的印象,能够永远美好吗?“加强长效管理是关键。”梅永平说。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