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来源: 安吉新闻网 | 摄影: 朱陈琛 | 日期: 2013-12-02 15:25
陈西寿:一盏马灯扎了七十年
在山川乡老年活动中心,有两间屋子是专门用来放马灯的,墙上、地上都是,有早期传统的彩色马灯,也有竹马灯、鱼灯、花灯、竹笋灯等一些新型马灯。每到一些传统节日期间,村里人就会组织大规模的调马灯活动。几十年来,调马灯已经成为山川人的一种风俗。
而这些各种各样的马灯,都离不开一个人,就是今年已经81岁的当地老人陈西寿,老人从11岁开始学习做马灯、调马灯,到现在已经有70个年头了。老年活动中心里摆放的各种马灯,就是在老陈伯的带领下,慢慢发展起来的。
陈西寿说,早期制作的马灯,因为工具、材料比较缺乏,基本都是用竹子编个框架,然后表面糊一层纸,再画上一些图案,不耐用,也难保存。后来,老陈伯用彩绸替代了纸糊,再添上一些彩带、装饰,效果比以前好多了。
随着马灯在村里越来越受欢迎,老陈伯开始琢磨制作一些不同花样的马灯,其中最有竹乡特色的就是竹马灯。老陈伯回忆说,竹马灯的创意是2009年想到的,光构思就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经过反复的试装、拆卸、做了十几个模型后才定型成现在的样子。为了做好一盏竹马灯,老陈伯发动村里十几个老年人,把每一道工序分别交给他们,形成了一个制作流水线。这样一来,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马灯,制作的效率就高了。
如今村里已有了六种不同的马灯,表演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陈老伯说,一盏马灯陪伴了自己一辈子,如今让他最高兴的是女儿继承了他的手艺,依然在制作马灯,他的这份手艺终于有了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