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安吉时政新闻

生态文明,山青水净全国当示范

  机遇和挑战,总在复杂的形势中交织;勇气和担当,总在伟大的变革中彰显。

  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

  这也许是历史的巧合。这又不是纯粹的巧合。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背景下,安吉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进的科学发展路子,实现了由环境换取式增长向环境优化型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民幸福”这一改革精髓写下了生动注脚。

  出发,为了幸福

  赤橙黄绿青蓝紫,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安吉,那无疑是绿色。联合国人居署赞誉这里“是世界上最绿色的城市之一”,安吉因此摘得全球人居领域的至尊桂冠——联合国人居奖,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唯一获此荣誉的县。

  哲人说,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将产生长远“副作用”,这样的发展绝不是人民群众满意和幸福的发展方式。

  要环境?还是要发展?这是一对矛盾,也是辩证的统一。安吉对这一两难问题的选择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味向自然索取,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阶段,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阶段性变化,镌刻在每一次自省和战略布局中:

  1998年,安吉在太湖水污染治理“零点行动”中付出沉重代价;2002年,“生态立县”战略正式确立。此后十年,这一战略经历了由静态保护向动态开发、由环境建设向环境经营全面提升的过程;2006年底,“坚持生态立县、突出工业强县、加快开放兴县”三大战略进一步理清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2008年,我县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逐步打响以“中国美丽乡村”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综合品牌;2012年,县十三次党代会吹响生态文明建设“全国试点”向“全国示范”跨越号角,“人居环境、生态经济、生态价值、绿色城镇、生态制度”5个示范建设全面展开。

  今年以来,以“520”行动为统领的区域环境治理工作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已累计拆除违章建筑近200万平方米,拆改成效走在省市前列。9月24日,“让每一寸山青,每一滴水净”的“山青水净”三年行动计划更是拉开了争创全省首批“零违建县”和治水先进县的序幕,在生态文明全国示范的路径图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如履薄冰“摸着石头过河”到万众瞩目科学跨越,安吉一路披荆斩棘,走过了十几载春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更加成熟、内涵更加丰富,在18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抓生态,经济发展不抛弃;抓经济,生态保护不偏离,已成为全民共识。

  保护,一路相随

  秋日暖阳中,西苕溪畔清波荡漾,79岁的陈道林老人每天都会到溪边走走、看看。而在几年前,浑浊的溪水还让他“心灰意冷”。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由于采沙盛行,一溪清泉变污水。从2010年起,我县专门成立县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放弃每年2000多万元的砂石资源费收入,下达禁采令,县财政拨付补助金对所有采沙船进行切割。2012年1月1日起,溪内再也见不到采沙船,西苕溪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以上。去年7月,一条长达95厘米、重7.5公斤的大白鱼从太湖游到此产卵。

  西苕溪的变化只是安吉铁腕保护环境、科学优化生态的一个缩影。在建设生态文明全国示范的过程中,从政府部门到普通群众,从顶层设计到细化执行,每一步,都自信从容。

  在这里,科学规划尤其突出——

  《县域总体规划》、《县域分区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矿产开发、山林开发、水资源利用等控制性详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生态城市等专项规划,科学设计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步; 

  在这里,铁腕治理从不手软——

  “部门联合、村组联手、干群联防”构建起网格化全方位的环境监察体系;区域生态保护实行分级控制,落实“红、蓝、绿三线控制区”方案,加大对重点领域保护力度;乡镇推行个性化考核、差异化财政转移,加大对生态建设的考核和奖励力度,每年安排1.2亿元资金,对生态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村镇,按人口规模以奖代补;实施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工程,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废弃矿山复垦复绿以及河流两岸的生态化改造。

 在这里,人人都是环保卫士——

  29位县领导挂钩联系13个乡镇、141个村,负责指导创建、协调项目建设;76个部门与141个村、176家企业与169个村结对共建、捆绑考核;学校开设环保课程,全民遵守《县民守则》,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等细胞工程建设深入人心。从“山上有生态向心中有生态”转变,民众力量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最坚实的保障。

  发展,始终为重

  检验一种发展方式的优劣,经济水平是绕不过的坎。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过程中,安吉始终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经济发展、城市优雅、百姓富裕成为安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亮点。

  工业经济集中、集约、集聚发展。所有企业全部集中进园区,初步形成“一区两园”的工业“金三角”发展格局;强化亩产论英雄理念,推行亩均产出率、建筑容积率和开工投产率等“三率考核法”……

  农业产业整合、联合、融合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和山林流转,推进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建成4个万亩现代园区,启动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区和休闲农产品加工区建设……

  休闲产业品位、品质、品牌发展,以生态建设成果为基础,经营环境、经营村庄、经营品牌,实现生态资源的资本化、休闲化发展……

  循环经济低耗、低排、高效发展,启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重点抓好主要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

  深化“引山、引水、引竹”入城文章,把竹文化、竹元素淋漓尽致地运用到城市建设中,倡导“绿色环境优美生态、绿色产业清洁生产、绿色建筑低碳生活”价值理念……

  枯燥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截至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四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31980元和15780元,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增幅连续保持30%以上,蝉联省“平安县”八连冠,百姓生活安康祥和。

  改革实践的成效已经充分证明,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是符合安吉山区实际,符合人民群众期待,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战斗力”的发展模式。众多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安吉模式”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为从粗放型、低级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借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善于改革创新、顺势而为的竹乡人,必将以更大的胆魄和智慧,在生态文明全国示范建设进程中奏出更动听的科学发展乐章。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