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5日 | 来源:安吉新闻网 | 作者: 崔松云
天目北路建设工程即将加速推进。记者昨天从县文物局获悉,该工程涉及的安乐遗址文保区抢救性考古发掘方案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省考古所专家近日便进场开展工作,预计今年底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早日完成天目北路建设铺平道路。
“去年6月规划论证阶段,我们就提前介入、及早协调、全程参与,主动联系工程建设单位开发区城北公司,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积极对接上级文保部门,仅省文物局就专程跑了10多次,在其指导下数易其稿,编制了一整套科学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方案,”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10月中旬又派专人赴北京,与国家文物局反复进行沟通协商,积极争取专家的认可支持,从而实现了方案的快速审批。”
这仅仅是文保部门服务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何统筹兼顾文物保护与项目建设,最大限度为项目建设争取宝贵时间,最大可能减少项目建设对文物的干扰和破坏,成为摆在文物保护部门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今年以来,县文物局坚持提前介入、主动协调、做细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
省级重大文化项目——浙江省自然博物院敲定落户安吉后,县文物局便立即组织力量对该项目选址区块进行大规模详实的勘探调查,全面摸清文物分布状况,为科学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和具体施工图提供参考依据。协调省考古所夜以继日开展实地发掘,仅用了五个月时间就全部完成安置区考古发掘工作。同时专门抽调3名干部,紧密配合城北公司做好核心区征地拆迁工作。待地面青苗评估赔偿工作完成,便立即进场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11省道改建工程涉及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灵芝塔。早在规划设计阶段,县文物局就安排专人对接工程主管部门和规划设计单位,出具指导性意见,深入组织评估论证。“最初的规划方案中主干道离灵芝塔距离较近,通车后巨大车流量带来的震动和灰尘将影响文物保护。”县交通局规划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文物部门多次开展实地勘察,与省文物局、省交通厅和规划部门衔接协商,最终对线路方案进行了微调,既避免了对文物的破坏,又减少对工期进度的影响。在实地踏勘过程中,还发现县级文保单位东岳行宫碑旁边水塘按历史记载是道教放生池,按原规划将对此造成破坏。“多亏发现及时,将原设计由道路改为桥梁,才确保了该道教遗址的完整性。”该负责人如是说。
开发区(递铺镇)农整项目涉及蓝田、古城、垅坝、横塘四个村,处于龙山、笔架山古墓群集中区,文物数量众多,保护任务繁重。为此,县文物局与开发区绿洲公司充分沟通,提前调查掌握复垦范围内的文保点信息,对农整工作人员开展文保业务培训,向每个村派驻一名巡查员,专门成立了安城片区文保工作站,进行不间断、常态化巡查,从而保障了文物安全和工程顺利推进。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