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安吉新闻网 > 安吉人文频道 > 故鄣历史

青莹之韵 岁月悠长

 
 
 
我县出土的三国时器
 

  走进安吉博物馆历史厅,眼见得许多盆盆罐罐,看上去都差不多,其实细看差别还是很大的,就色泽而言,有些罐子是黑色的、有些是褐色、有些泛黄、有些青绿或者青黄,有些有光泽,有些无光泽。馆中展示的瓷器大多为汉至六朝时期的文物,因为那个时期的安吉,因其地理位置的关系,依然是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云集了达官贵人长居此地,古人崇葬,为此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地下文物。下面就六朝青瓷的一些小知识,给予简要的说明,以供大家在参观时作个参考。

    黄褐色的瓷器也可能是青瓷

  青瓷,如果顾名思义地理解为翠绿如玉,光洁如冰的瓷器,那多少有点偏了。就专业定义来说,所谓青瓷,亦称“绿瓷”,由高岭土制胎,表面施石灰釉,釉面基本呈青绿色。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青瓷就其色泽来说有梅子青、粉青(也有近似白色)、天青、豆青,米黄色。明白了这些道理,当我们在参观文物时,明明见是一件黄褐色的瓷器,说明牌却标注着青瓷二字,想必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吧。

  六朝青瓷具有划时代意义

  青瓷的生产最早可追溯到距今3500年左右的商代中期,成熟于东汉,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衰落于元代。汉代,由于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较快,凝聚着古越人智慧的龙窑技术在浙江大地上日臻完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不少能工巧匠逃至相对稳定的江南避难,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瓷器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著名的六朝青瓷。六朝是当时建都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的六个朝代,包括三国时期的吴、东晋(包括西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六朝青瓷不仅发展了东汉青瓷,而且为唐宋时期青瓷的鼎盛奠定了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六朝青瓷的主要产地

  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根据考古界的调查与发掘,基本可以确定,六朝时期“窑口”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以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最为著名。

  越窑:又称“越州窑”,因其地唐代属越州而得名。创烧于东汉,至北宋时期逐渐衰落。胎质细腻致密,胎色青灰(类似现代优质青砖);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为深绿色,色泽纯正;胎釉结合紧密,无开片,釉不易剥落。

  瓯窑:“瓯窑”的名称出现在清代。窑址分布于今温州市的永嘉、乐清、瑞安等地。胎质不及越窑细腻,胎色较白,白中带灰;釉层较薄,透明度高,釉色淡青或青中带黄,胎釉结合不够紧密,有细小开片,釉易剥落。

  婺州窑:婺州窑的烧造历史也是东汉——宋。三国时属会稽郡管辖,孙吴宝鼎元年(266)置东阳郡。窑址分布在今浙江省金华市的金华、武义、东阳、义乌四县。胎质比较粗糙,胎色浅灰;釉色为淡青色,亦有青灰或青中泛黄者;釉层厚薄不均,常常凝结成芝麻点状;釉面密布细小开片,裂纹处往往有奶黄色结晶析出。

  德清窑:德清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考古整理出来的,位于杭嘉湖平原之西徳清镇,盛产黑瓷、青瓷,以青瓷为主。创烧于东汉晚期,持续到隋唐时期。胎骨颜色不一,釉有黑釉与青釉两种,但都不纯,施釉技术不及越窑,缺乏控制力,厚薄悬殊,釉泪流挂,釉斑密布。

  六朝青瓷的其它窑口还有江苏宜兴的均山窑(又称“南山窑”),福建的怀安窑、瓷灶窑,四川的邛崃窑,湖南的岳州窑等等。

  在我县出土的大量瓷器文物中,以德清窑,越窑生产的器物为主。

  六朝青瓷的造型

  六朝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因民族融合,同时佛教文化也在此时传入中国,形成了陶瓷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六朝青瓷的造型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冥器、日用器、陈设器、文房用具等。冥器又称“明器”,是古代人专门用来随葬的用具,魂瓶、神兽尊、鸡笼、狗盆、猪圈属于此类。日用器有盘口壶、钵、四系罐、唾壶以及各式盘、碗之类。香熏、青瓷羊、狮形器等属陈设器。瓷质文房用具出现于六朝时期,瓷砚、水盂、蛙盂、兔盂等都是文房用具。

  在安吉博物馆历史展示厅“流风遗韵”单元中,六朝青瓷的各类造型均有所展示,如“明器”类的魂瓶、鸡笼、狗盆、猪圈,日用器类的四系罐、碗、盘口壶、粉盒,陈设器类的香熏、青瓷羊、狮形器等,文房用具相对较少,但也展陈了一件东吴末西晋初的青瓷洗。

  魂瓶:魂瓶是六朝青瓷中最典型的器形之一,也是六朝青瓷所特有的造型之一。因出土时有些还装有谷子,所以又叫“谷仓罐”,也有称之为“堆塑罐”。魂瓶一般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面是堆塑一些丧葬或祭祀场面,有楼阁人物、飞鸟走兽等。在屋宇飞鸟之间还常有五只圆罐若隐若现,中间一只较大,四周四只较小。所以有人认为魂瓶是从五连罐演变发展而来的。

  青瓷羊:是流行于东吴和东晋之间的六朝青瓷典型器。羊是一种性情特别温顺的动物。羊与“祥”谐音,所以古代人就用它来表示幸福和吉祥。关于青瓷羊的用途,目前仍说法不一:一说是照明用的烛台,另一说是盛水用的水注。六朝时期的青瓷羊比魂瓶更加稀少,并且有“绵羊”和“山羊”之分。“绵羊”造型丰满圆润,腹部饱满,形体较大。“山羊”造型瘦弱纤细,腹部内收,形体较小,下腭还贴塑有胡须。馆中所陈列的青瓷胡人骑羊插座从造型上看应该属于绵羊,胡人形象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与中亚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现象,自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与中亚地区沟通的通道,从外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产品,同时将中原的瓷器也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六朝青瓷的装饰

  作为瓷器成熟标志的六朝青瓷不仅造型丰富多姿,而且装饰手法也多种多样。从工艺手法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胎装饰和彩装饰。六朝青瓷绝大多数是用胎装饰,其中有立体的捏塑、浅浮雕状的模印贴塑以及平面的刻、划、压印等手法。彩装饰仅有釉下点褐斑和釉下绘褐彩两种。

  综观六朝青瓷的装饰特点,一般来说东吴早期,崇尚简约、朴素,装饰技法简单明快。常见压印和刻划的麻布纹、弦纹、水波纹、叶脉纹以及贴塑的铺首、蛙纹等。东吴晚期和西晋时期装饰技法显著增多,捏塑、模印贴塑、刻划压印应有尽有。常见图案,有捏塑和贴塑的各种人物、动物,如佛像、羽人骑兽、铺首、凤凰、辟邪等;压印的网纹(斜方格纹)、连珠纹和连续的菱形纹饰等等。东晋时期青瓷纹饰又重归简朴,仅有少量的刻划弦纹、水波纹、羽翼纹以及褐色点彩等。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青瓷上大量出现各种莲瓣纹,或刻划,或模印。

  注:参考文章《中国陶瓷》、《六朝青瓷》等。

 
  

安吉新闻集团两微一端

安吉新闻网是由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主管,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4]28号 | 浙ICP备20016804号 | 浙公网安备33052302000447号

新闻热线/0572-5223000 |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0572-5600257 | 举报邮箱/ajnews@163.com | 地址/浙江省安吉县迎宾大道7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3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扫黑除恶举报中心

安吉新闻集团